提高淤泥地质围护桩基一次性成桩率 邢佳嗣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0期   作者:邢佳嗣 臧永久 罗铃
[导读] 围护工程是深基坑工程的关键,保证围护桩基施工质量对深基坑施工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松江区九亭镇工业区JT-17-001号地块项目工程案例,对上海地区淤泥地质围护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阐述如何提高淤泥地质围护桩基一次性成桩率。
        邢佳嗣  臧永久  罗铃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围护工程是深基坑工程的关键,保证围护桩基施工质量对深基坑施工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松江区九亭镇工业区JT-17-001号地块项目工程案例,对上海地区淤泥地质围护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阐述如何提高淤泥地质围护桩基一次性成桩率。
        关键词:淤泥地质、钻孔灌注桩、成桩率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地下工程的兴建,导致了全国各地区深基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由于我国深基坑工程发展的历史不长,在理论研究落后和工程人员技术水平限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基坑工程事故,因此保证围护工程施工质量,对提高深基坑施工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1 工程概况
        松江区九亭镇工业区JT-17-001号地块项目,工程地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总建筑面积26934㎡,拟建项目主体为1栋地下2层地上7层厂房。本工程深基坑面积约为5400m²,周长为301m,开挖深度为9.7-10.2m,局部电梯井位置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1.9m。本工程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保护等级为二级,采用支护桩配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止水帷幕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顺作法施工。围护体系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φ900mm,桩间距1100mm,有效桩长22-26m,混凝土强度为水下C30,总计273根。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设备、工人操作、地质条件、材料控制影响,对桩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带来了极大挑战。根据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针对重要环节应重点管控,通过细节管理提高钻孔灌注桩一次性成桩率。
(1)        钻机选择:选择刚度大且连接可靠的钻机,要保证扩孔系数小以提高经济效益;
(2)        定位控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计算钻孔管桩桩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
(3)        垂直度控制:采用成孔检测仪,随时精确掌握孔斜率;
(4)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应及时连续,过程中杜绝任何影响混凝土灌注事情发生。
        3 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项目工程地质情况为上海地区典型淤泥质土场地,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穿过第①层填土和第②、③、⑤1-1及⑤1-2层土,其中,第①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且土质松散对基坑围护较为不利;第③层为淤泥质土,与第⑤1层均为软弱土层,具较明显触变及流变特性,对于钻孔灌注桩成桩极为不利。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影响本工程钻孔灌注桩一次性成桩率因素如下:
(1)        成孔质量不符合要求
        地面软弱或软弱不均造成,成孔垂直度偏差较大;钻速和钻压较大,有塌孔风险;孔底虚土未清除干净,沉淤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2)        钢筋笼下设不规范
        钢筋笼垫块少,下设过程中刮蹭孔壁现象;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较高,导管埋置过深造成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
(3)        清孔质量差
        泥浆比重不得大于1.1g/m,粘度17-20s,桩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经现场试验人员测定,个别桩泥浆不达标,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
(4)        混凝土灌注不规范
        混凝土浇灌时导管埋深较大,钢筋笼交接处灌注未引起重视;浇筑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容易造成断桩现象;
        4 提高淤泥地质钻孔灌注桩一次性成桩率措施
        (1)严格做好成孔质量控制
        在钻孔灌注桩正式开始施工前,按照规范要求分别于基坑东侧及西侧进行2次试成孔施工。


        待钻孔灌注桩前期施工准备完成后,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方可开始试成孔施工,施工过程及施工前应详细记录桩机磨盘标高、钻头直径、钻进速度、泥浆比重、孔深、成孔时间、清孔时注入的泥浆比重及清孔时间等原始数据,分析试成孔参数。
        成孔钻进完成,第一次清孔达到设计要求后,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试成孔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钻孔灌注桩施工钻机定位必须水平、稳固。天车、转盘、桩位三心成一铅垂线;
        2)合理设计钻头,钻头上部加设护正圈,使钻头回转平稳,主动钻杆上设导正装置,以防主动钻杆晃动过大;
        3)经常检查钻杆,发现弯曲立即更换;
        4)根据不同地层的可钻性选择合理的钻进技术参数和相应的操作技术。如:开孔和换层时,采取轻压慢转,小泵量钻进;发现有地下障碍物,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不能盲目强行钻进;
        5)发现钻孔倾斜时,应采取纠斜措施,或用粘土回填后重新成孔;
        6)合理调整泥浆性能,防止缩径和坍孔,减小混皮厚度,提高桩身侧摩阻力。当原土造浆达不到要求时,酌情使用化学处理剂,改善泥浆性能;
        7)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发现磨损及时修复,以防止因钻头磨损影响钻孔的正常直径。
        (2)严格做好下设钢筋笼及测斜管控制
        钢筋笼的安放标高,可由护筒顶端处的标高来计算,安放时必须保证桩顶的设计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钢筋笼必须焊接牢固,垂直偏差不大于1/200。
        钢筋笼下放时,应对准孔位中心,一般采用正、反旋转慢慢地逐步下沉,防止碰撞,放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固定。起吊钢筋笼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保持垂直、轻放、慢放,避免碰撞孔壁。下放过程中若遇到障碍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严禁提高猛放和强制下入。
        测斜管采用3道U型卡固定,接头处进行加固处理。钢筋笼下设前检查测斜管连接情况、钢筋笼垫块布置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检查测斜管是否通顺。
        (3)严格做好清孔质量控制
        第一次清孔由钻具在原位慢速回转,大泵量冲孔,换浆排渣为
        第二次清孔创造条件。第二次清孔,以导管为冲浆管使用泵冲正循环清孔,确保沉渣满足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并且尽可能把沉渣控制在最小限度,以提高单桩承载力。
        因为土层松散易坍,需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护筒内水头不低于地下水位,防止水头压力不足而导致孔壁失稳坍塌。
        (4)严格做好混凝土浇灌控制
        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浇筑至桩顶时,控制桩头超灌高度1.2m左右,确保桩头质量。灌注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施工记录。
        5 取得成果
        (1)质量目标
        施工过程中,针对钻孔灌注桩进行成孔检测,均满足规范要求,成孔合格率100%。2019年9月,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对钻孔灌注桩进行低应变检测试验,其中I类桩占92.73%,II类桩占7.27%,无III、IV类桩。基坑土方开挖后,钻孔灌注桩无露筋、断桩现象发生。
        (2)经济工期效益
        钻孔灌注桩对整体基坑支护体系起着重要作用,若出现III、IV 类桩,需对围护体系进行加固处理,所造成的工期损失及经济损失巨大。只有提高钻孔灌注桩的一次性成桩率,才能保证项目工期目标、质量目标、经济目标的达成。
        6 结束语
        围护支撑体系施工作为深基坑施工的重中之重,必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及完善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桩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为工程建设带来更大的效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