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陈超毅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超毅
[导读] 摘要:科技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新疆峻特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阿拉尔分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科技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确保农作物产量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全国各地均应当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由此,笔者先是从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着手,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进而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展开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期更好地增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农田灌溉效果。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引言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涵盖了多种高水平、高技术性、高效能节水灌溉技术,它能够配套各种农艺措施,是目前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推广技术。为了有效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目前各个地区都在不断提高农用水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节约农业灌溉用水,确保灌溉水利用系数至少达到0.85以上,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1重要性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关系到整个地区能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从而更好的提升地区的粮食产量。如果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灌溉效果的低下,甚至无法满足当地的灌溉需求。水利灌溉工程可以帮助人们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作物产量,提升农民的收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
        2.1规划建设规模预测
        在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严格以当地农民对于收入、粮食安全等有关方面的需求为依据,进而对灌溉面积做进一步确定,再严格按照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及其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做好建设整体需求、发展灌溉面积、节水改造等做进一步明确。与此同时,需对耕地资源做深入的调研,并严格按照耕地资源做好地区灌溉面积发展方面的综合评估,以实现对区域灌溉面积发展能力进行规划,并落实相关设计预留工作。各地区需从县级开始,对自身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有效地核查,进而从水资源的视角着手对灌溉区域发展能力做进一步的明确,并以水资源总体规划为依据,对灌溉用水部量控制指标与相关内容进行确定。另外,还需对自身水资源总体需求情况展开系统性地研究和分析,进而对规划区域用水资源量进行确定,以便更好地对规划区域水资源供给量做出适当地调整,从而全面保障实际需求和使用得以保持相对平衡。此外,对于水土资源供需平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做好灌溉区域用水规划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控制等,以全面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建设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实用性。
        2.2合理规划设施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和设备众多,在进行这些设施和设备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在以及未来的用水需求,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设施和设备的规划,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避免出现拦水和蓄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制定相应维护计划,避免设施出现老旧和损坏的问题,这样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实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四是注意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问题。设备的选择要把节能环保指标放在重要的位置,尽可能选择环保节能效果好的设备,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水利灌溉工程的节能目标。在施工设计中,要尽可能地采用环保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降低施工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


        2.3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
        为了更好地保证规划设计得以有效地落实并实现一定的效果,当规划设计完成后,相关部门还需从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来全面支持设计方案,以确保设计方案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政策方面,通常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与相关政策有着极大的联系,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对其进行审批以确保规划具有较高合理性和可技术性。在资金方面,各地区应当严格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管理模式来开展,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的宣传,尽可能吸引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从而更好地确保资金的充实。而在技术方面,因水利工程规划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为了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工程灌溉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对已有技术不断地优化,并积极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技术,从而全面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效果。
        2.4对灌溉渠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
        在对农田工程灌溉进行规划布置过程中,要科学地应用当地地形条件,而且还需严格遵循高处布置原则,尽可能将灌溉渠布置到较高的位置,同时其相关配套沟道则需设置在较低的位置,进而以自流灌溉和排水的方式进行,从而形成良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而如果灌溉区域有些一地洼和部分高部位置的情况,可以利用小片提灌的方式来实现局部灌溉处理,但需避免因局部灌溉而致使全局遭到影响。另外,还需严格按照灌溉规划相关原则来进行,相关设计人员需对工程安全系统加以考量,全面保证工程施工具有较高安全性,且在开展渠道布置前,还需全面落实好地质勘查等工作,尽可能避免存在难度较高的危险地段等施工;另外,在对山丘区渠道进行设计过程中,还需尽可能避开溪、河等边沿,以免发生山洪。此外,由于受到不同区域地形、气候以及降水等方面的影响,在对灌溉渠道进行设计过程中,需严格结合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来对该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如在灌溉区域内有许多山丘,那么就需要充分有效地运用其起落差的优势,对其落差进行综合处理,以便为农田灌溉带来更大便利。如果所在灌溉区域比较平坦且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时,则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水源,以便实施综合灌溉,全面确保农田灌溉效果,从而实现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发掘水资源。在对干支渠进行布置时,同样也需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设计。
        2.5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我国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面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此方面的人才相对较为稀缺,每一家公司都缺乏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各个公司应该在原有人才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工作不仅针对一线施工人员或技术人员,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也同样要展开相应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想要真正地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设计与规划的质量,需要适当地提升所有参与该工程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应该定期地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可以有条不紊地根据专业知识来进行应对和解决。针对技术人员和基层施工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以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确保所有的施工参数准确无误。专业的技术就是技术人员的生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杜绝出现质量问题,避免发生经济损失。
        结语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粮食生产,因此应该加强对其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要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灌溉用水的需要,进而提升我国的粮食产量,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东亮.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析[J].河南建材,2020(02):16.
        [2]刘幸.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55+58.
        [3]季永辉.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现状和改革研究[J].四川水泥,2020(01):110.
        [4]韩丽梅.浅谈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112-113.
        [5]程晓彬.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05):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