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 汤学亮
[导读] 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汤学亮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饶供电分公司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目前大部分配电系统运行基本稳定,但依然存在过热和自燃等危险,为保证配电系统安全,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系统的检修和事故预防,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成果提升系统运维和检修质量,使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提高,实现配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目标。本文就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行与检修;难点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为了符合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形势,顺应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需要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合理供电。然而,当前我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设备运行错综复杂,同时网架结构不稳固,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供电过程发生故障,保证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电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经济以及人力物力。这些投入主要用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将工作中心放在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配电系统安全正常工作,符合人们对供电的要求。
        1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的必要性
        配电系统的运维与检修工作的目的是及早发现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法,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常在城市建设、道路设施改造过程中,容易造成电缆和配电设备的人为损坏。由于线路设计不合理、设备质量等问题,也极易造成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过热、过载、过负荷等安全隐患。若日常维护不到位或检修不仔细,必将造成系统的运行故障,导致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配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电气事故和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不仅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供电,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见,在配电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中均存在影响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为此,必须提高配电线路、供电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运维质量和检修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配电系统的维护和重要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异常情况,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配电系统图
        2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的难点分析
        2.1运维检修工作量庞大
        配电网系统结构十分庞大,在历史规划设计上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加上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电力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所以配电网支系更为庞大。在电网系统中又存在大量的电力设备,这些设备的质量、性能均不相同。在进行运维检修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但是现在配电中心开展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的人员并不充足,而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也容易出错。加上配电系统检修工期短,只能在有限停电的时间内开展检修,无法同一时间开展多个电力设备的检查,运维检修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2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现阶段,众多电力企业中的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水平,在其进行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工作时,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项目风险,这些问题在配电系统的后续运行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的故障使运行不能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因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缺乏工作经验,这会直接导致配电系统在工作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2.3人工方式存在盲点和死角
        在配电系统的运维中通常以人工手持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成像巡视,绝大多数配电设备的发热、过热故障都能被监测到。但配电系统大多以户外架空线路为主,配电变压器和架空线路安装位置较高,因此常规的手持式红外成像仪无法对高空线路、配电变压器顶端或绝缘瓷瓶遮挡的部位进行检测,在配电系统的巡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工视线的盲点和盲区。而现有的人工巡检方式无法减少这些盲点,若这些盲点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或运行风险,则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极易发生故障或电气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显然,高处巡视盲点和人工巡检盲区,已成为当前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的工作难点。
        3改良配电设备运行中安全维护的措施
        3.1提高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从上述配电系统检修现状和难点问题来看,要想提升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形成适合用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智能化检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下,可在线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区域,而且自动化运维检修方式还提高了配电系统检修的质量,改善当前检修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故障发生率较大的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和智能检修管理系统相连,可对人工巡视盲区进行智能化监测。其次在重点配电线路及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和绝缘监测仪器等,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再次,实现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智能管理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应急检修系统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通过可视化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抢修进行在线监控,可提高抢修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要结合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和标准要求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因人工检修带来的问题。
        3.2强化检修点维修
        在电力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其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多种综合性因素所引起的。针对此种状况,工作人员需要在对其进行基础性维修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可靠的维修方案,从而增强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电力工作人员在现场检查期间,应当从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或者危险点做以详细的研究,并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维修。维护工作在开始全面的实施之前,需要强化技术性交底以及安全交底工作,在经过专业人员的一致审核之后,再开展专业性的施工。后期的维护过程中,企业需召开专业的学术研究探讨,并根据检修点做以详细的规划和测试,保证维护工作的总体质量。
        3.3加强对重点部分的运维检修
        配电系统重点部分包括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以及各开关柜、控制柜内设备,这些重点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同时也是运维检修中的重难点。为提前预防,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必须加强对重点部分的重点预防和检查维修。首先对于雷电故障多发区域要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可以通过设置避雷器、避雷线等措施来提升架空线路预防雷击的能力。并做好对近几年配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线路的分析,然后对日常运维中比较薄弱的设备以及防护能力较差、防火漏洞和线路接头过多的线路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各个转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做好检查,定期对配电室和各开关柜做好除湿、防火防水等工作,采用红外测温仪加强对架空线路和变压器的检查,并记录好相关数据。对重点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及其基础设施做好检查和防护,避免因道路工程等盲目开挖引起地下配电线路的损坏。此外,在对各线路和电力设备检修时,要加强对电缆接头、开关柜内断路器触头过热、绝缘差或有缺陷的绝缘件的检修。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需要配电系统可靠、高效率的运行。最直接的方法是定时对配电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研究分析这一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保障配电系统正常工作,同时消除运行风险以及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梁朔,秦丽文,李春华,等.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方法[J/OL].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12):17.
        [2]李斌,刘宇,何潇,等.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电工技术,2018(19):83-8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