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红1 杨义2
1.新疆塔城地区中共托里县委党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 834500
2.本溪市委党校 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
摘要:《实践论》和《矛盾论》(简称“两论”)是毛泽东最为著名的哲学代表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结合的产物,明确党了的正确思想,清算党内教条主义,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学习“两论”是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思想,增强实事求是本领的重要途径,是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实践论》;《矛盾论》; 认识;经验
“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产物,是党在革命时期,将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为确定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提供了新的道路。“两论”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和精神价值,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感悟和发展。
一.“两论”将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功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失败和挫折,比如由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归根结底,这类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党内部分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的指导作用,轻视理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作用;或是过分套用苏联革命经验,将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神圣化,忽视中国自身的革命条件。“两论”的出现及时纠正了党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的真理,都是空谈”,从教条主义缺乏实践的致命缺点入手,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法,着手中国实际革命形式,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分辨中国革命与苏俄革命的根本区别,苏俄革命城市武装力量较为强大,周边村庄力量薄弱,而我国情况相反,城市革命力量弱,农村革命力量较强,通过加工改造苏俄革命的优点,得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新革命路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事实证明,“两论”以丰富实际情况为基础,学会认识矛盾、分析矛盾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够使得我们的决策走向科学和合理。
二.“两论”有利于人类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本领
“两论”告诉我们由于客观现实世界的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类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不会停止。人类所有的认知包括过去、现在与未来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两次飞跃的完成是建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之上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人们所说的学习永无止境,可以说成实践永无止境和认识永无止境。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人类对事物的第一初步认识是对于事物表明现象以及其与外部联系的片面认识,而在长期反复认知实践中产生突破,人们对整个事物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阶段。比如说:就好比我刚上小学时,对于数学的认知停留在解决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上,1+1就是等于2,不会再有任何别的含义了。这是我对数学的第一认识。后来在经过专业老师的讲解,慢慢的了解到计算只是数学的一部分,每个计算的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1+1它并不一定等于2。好比说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可是一堆沙子加上另一堆沙子还是一堆沙子,只不过沙子的大小变了,所以在判定认识或理论的真实性时,不能只依赖自身主观条件下的空想,要依靠客观的社会实践结果证明。
三.“两论”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两论”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手段。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克服任何轻视实践、“纸上谈书”的错误想法。在实践和矛盾的辩证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经验,再将经验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反复不断延伸。今年我国取得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从“两论”的角度来说,由于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实例,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治理新冠病毒的经验,但当时由于缺乏抗击疫情的经验,使用的方法有所欠缺,重点在于治理,反而忽视了隔离防控的重要性。而在本次疫情中,我们吸取教训,防控治理两手抓,一方面从疫情的源头查起,全国上下停产停工,从城市到农村全面实行居家隔离,定时定点体温检查,排查疑似人员,阻断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另一方面,向疫情重灾区输入大批物资,前线战士更是连夜作战,使用各种合理的治疗方法,不放弃一个病人。疫情防卫战的成功就是我们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并在用经验运用于实践得到的结果,在以后的抗击中,我们又会以本次疫情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于下一次的疫情抗击中,使得经验不断在实践中拓展。
四.结语
《实践论》与《矛盾论》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是辩证的认识论,也是认识的辩证法,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矛盾的认知运用于中国实际情况,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理论基础,它的理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与其说是马克思哲学,不如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至今仍对于党的革命思想和前进道路起着指导作用。“两论”它以简短的文字,向着世人阐述着无穷的道理。
课题项目:本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审批,名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打造绿水青山、生态本溪的对策研究 —本溪托里两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优势互鉴的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窦红,(1974.11-)女,汉,江苏省邳县,本科,新疆塔城地区中共托里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党建、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李美霖.《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当代价值[J].青春岁月,2019,(29):335.
[2]吕世荣.重温经典:《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多重价值意蕴[J].学习与探索,201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