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国企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索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杜海舰
[导读] 摘要:结合实际,对大数据环境下国企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进行研究。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分公司
        摘要:结合实际,对大数据环境下国企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应用的优势与作用,而后在总结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的问题同时,详细阐述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的问题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的实践路径,希望解析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下;国企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索
        0引言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国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在发展阶段中少不了档案的支撑,其是国企发展主要载体。但是长久以来,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十分落后,在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下,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效力,这项工作的实际效率的价值无法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对大数据背景下国企档案信息化管理难点进行解析,探寻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切实的将国企的发展水平提高。
        一、 优势以及作用分析
        (一)分享资源便利,工作效率提升
        在这个互联网覆盖的全新时代,国企档案管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数据共享的优势,大大提升工作的便利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完成档案信息的收集、归纳和存储调用,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迅速提升。
        (二)快速备份有用信息,增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传统的档案管理极易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档案信息因为丢失、烧毁或者受潮模糊而损坏,直接影响档案储存的安全性和全面性。实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之后,不但降低了存储空间的依赖性,还能够迅速便捷的调取复制和备用存储档案信息,现代化的工作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来说,其优势还有很多。
        (三)有效查询使用档案
        信息搜集和查询都是档案管理部门重要的日常服务和责任,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这些工作只能依靠人工,通过纸质文件的形式来完成,不仅花费掉大量时间和人工,而且很有可能连信息的准确性都无法保证。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之后,不仅可以在网络系统中及时迅速地搜索有效信息,还可以从许多方面提升存储档案应用的灵活性,并且节省了大量人工时间,为国企提高运营效益提供了切实助力。
        二、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现状解析
        (一)信息化重视不足
        国企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真正有效的投入到信息化管理中。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国有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他们短视的仅将经济利益放在经营的头等目标,而完全忽视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没有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本身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不仅没有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增加投入,更是将档案管理体系和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完全割裂开,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缺少完整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这些国企的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未能满足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这种建设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的范围中导致国企档案资源的作用价值得不到发挥。
        (二)管理模式较落后
        当下多数国企仍在使用较为落后的档案管理模式,这种工作模式拉低了管理运行的效率。虽然已有部分国企已经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改革纳入企业发展计划之中,但是实际改革的速度效率仍旧不高,管理相关的信息化工作模式仍旧处于缺乏状态。此外,一些单位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做好档案信息数据的保管工作,同时由于受到管理模式的影响,采取的管理方法还是比较陈旧,不满足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三)档案安全度较低
        在国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档案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实践阶段中,在得到互联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由于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其具备共享性与开放性的,那么在实践中,国企的档案管理安全性就完全无法得到保障,更是不能满足当下档案信息安全使用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在当下的国企档案管理中,不仅存在工作人员缺少安全责任意识,而且还不具备科学的档案安全管理系统,国企档案信息的安全建设业已成为他们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的主要障碍,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影响恶劣的安全隐患,现存档案信息时刻可能被泄露甚至篡改,安全性根本无从谈起。
        (四)档案利用率较低
        对于目前来说,一些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划方式还不够科学,无法将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发挥。这一问题可能是由于这些国企没有进行有效宣传,不能使档案资源的价值被真正地重视起来,在档案利用上不够积极,导致档案的利用价值得不到提高。
        (五)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不具备专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他们所任命的管理者缺少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技术,不能满足智能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要求。这些没有掌握新型信息科技的工作人员与当下大数据云平台的管理操作趋势不能相互融合,其专业素质是管理信息化的一大阻碍。同时由于一些管理工作,他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没有能够结合大数据的实际要求,对新的企划管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导致信息化档案的处理信息水平得不到提高。
        三、提升国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立的措施
        在大数据环境下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的信息化管理思路进行构建。
        (一)建立并创新信息化管理思想
        国企发展阶段,档案管理部门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量有效的信息化思想落实到部门基层中。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从传统的管理思路中走出来,将与时俱进的信息化管理思路构建,提出并创新信息化管理的新思想,全力推动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领导层面务必要在战略上充分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带头作用。
        (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国企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推进,与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息息相关。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完善管理工作和制度,从各个岗位出发,明确各自工作的责任和态度,必须确保管理部门的从业者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各司其职,是信息化建设的分工合作真正做到清晰化、科学化,建立起完善的管理规定和制度,积极推进本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基本素养,还要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管理经验、充分接受甚至驾驭信息化技术的能力。相对于人才队伍建设来说,采取有效的方式将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能够切实的将该项工完成,因此,需要重视人才选拔体系的构建。
        首先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例如设备硬件的操作维护、管理软件的应用开发等现代技术能力。要做到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对应有专业人才负责,尽本单位的最大努力来培养满足现代需求的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在当下普遍讲求改革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如何更好利用现代科技为国企服务已经成为了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全新课题。国有企业的政务网络化、办公自动化伴随着现代智能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从业者的共识,国企档案管理模式的网络化、信息化势在必行,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国企内部管理者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莉娅.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及创新思路[J].青春岁月,2017,(26).445.
        [2]毛蒨瑜.国有企业中档案信息化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23).45-46.
        [3]弓澄鑫.加快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分析[J].成功:中下,201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