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新技术及设备在 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张伟
[导读] 本文在研究中以测绘新技术为核心,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测绘新技术为核心,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物联网的自动采集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方面入手,探究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途径,以发挥测绘新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工程测绘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制图;测绘技术;工程测绘;数据精度
1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
        1.1获取影像资料
        在工程测绘过程中采用无人遥感技术能够展示出具体的影像信息,充分掌握区域地理分布信息,而且该技术在信息获取的质量和效率上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测绘影像资料收集时,要合理选择飞行平台,参考地形地貌特征,控制无人机飞行速度,并引入空中三角测量技术,以三角测量技术来纠正拍摄,不断调整影像的角度,避免无人机飞行拍摄中存在漏洞,进而影响工程测绘工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测绘影像资料收集时,需对飞行姿态予以控制,明确飞行机拍摄角度和影像画面,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延时拍摄技术和转弯缓冲技术,保证影像资料的清晰度和完整度,对工程测绘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1.2采集测绘数据
        在测绘数据采集中,采用无人遥感技术可将自动化数据采集与手动数据采集充分结合,保证测绘数据的质量。优化并筛选采集到的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质量。不仅如此,该技术还能充分结合航行的路线对数据开展定向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判断航线准确性的重要依据,第一时间发现航线转转弯的情况,同时采用手动的方式对其加以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
        1.3处理拍摄数据
        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与传统采集方式明显不同,该技术在数据采集中数据排列不规则,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受到飞行角度的影响,俯仰角与旋偏角度偏大,为了保证拍摄的质量,应全面掌握无人机在的数码相机变焦镜头、畸变参数以及内部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此保证工作质量及效率。
窗体底端
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2.1获取数据方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在进行工程测绘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将抽象信息直观化和具体化,形成具体位置或是数据,以此为依据编制测绘图,便于后期的使用和保存。在进行实际操作中,以数据追踪为主要手段,在图形编辑系统中,借助人工操作,把栅格图像数据翻译为矢量数据,纠正和编辑数据误差,提高测绘图编制的精确性和真实性。相对于传统数据获取方式而言,具备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优点,可解决传统数据获取方式中的数据误差问题,使得测绘图更加精准,应用效果更好。除此之外,通过智能扫描仪对原始图纸与资料进行扫描,并将其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借助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对原始图纸和资料信息进行矢量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明确二者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程度校正,可提高数据精准性,保证工程测绘工作的质量。
        2.2测绘制图流程
        (1)数据处理。在制图前,要做好数据处理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属于数字化制图中的有效空间信息获取手段,采集测量数据,并做好数据整理与保存工作,根据地质变化或是工程要求,对已经保存的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更新,提高数据时效性与精确性,进而为工程测绘图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供重要保障。在数据采集时,工作人员要细致到位,做好细节工作,保证测得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后期制图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完成工程测绘任务。数据采集后,要对数据进行全面校对,验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确定无误后方可录入到计算机进行矢量化运算,为后续的制图工作打好基础。


        (2)图形处理。在图形处理中,遵循工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使用制图软件把处理好的数据合成图形,并整理成图库,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点区域、线区域、面区域的地理信息,并对点、线、面等矢量信息进行核对、转换、分类,形成测绘所需的图形,虚拟构建数字模型,编辑与修正图形信息,进而提高图形信息的精确性,保证图形处理的最佳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不仅高效识别矢量化数据信息,还可以实现图形的快速处理,降低图形测绘中常见误差的出现概率,进而保证工程测绘效率。
        (3)数据输出。在工程测绘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图像输出方式为主,辅助文件输出处理测量数据,转化为可供输出装置识别的工程文件,并借助图像输出装置绘制地图图形,参考工程情况和参数标准,调整和纠正图形格式,通过驱动绘图仪打印图像。在此过程中,文件输出形式是对测量到的数据信息,以图形设备的方式进行校对和调整,控制图形信息存在的技术误差和人为误差,提高测得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合格后转化为文件形式,计算机输出栅格文件,实现数据输出的目的。
3工程测绘中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自动采集技术的应用
        3.1应用原理
        工程测绘中,物联网感知层是有效连接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重要桥梁,同时其也是物联网应用层开发完善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而自动采集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最关键的技术,表现了空间拓扑描述属性与地理坐标,借助科学算法分析和计算空间信息,获得准确的空间数据,结合数据分析空间,为工程测绘工作提供空间信息依据。基于物联网的自动采集技术可以辅助工程测绘中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自动采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并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形成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方式和地理现象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基于物联网的自动采集技术包含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功能,并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到工程测绘决策上。通过地理信息多元化区分,结合工程测绘工作实际需要,主要涉及到数据采集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检验功能、数据概化功能、数据转化功能,数据组织的功能、数据储存功能以及数据分析功能,其可充分满足工程测绘的基本需求,从而确保工程测绘工作的平稳开展。
        3.2应用方式
        其一是数据采集。在工程测绘过程中,物联网基础上的自动采集技术可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改变了传统纸质数据扫描的方式,在该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充分融合计算机、光、电和通信网络技术,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物品跟踪和信息共享功能,真正达到了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目的,以此获得可靠准确的工程参数信息,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更好地顺应了当前测绘工作的需要。
        其二是数据处理。在工程测绘工作中,地理信息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性,同时数据对象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观数据对象,一种是客观数据对象。该技术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直接录入到FAT表当中,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测量技术对测量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测绘行业应尽快培养大批优秀工程测量技术人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测量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完善新测绘技术操作规程,并不断革新测绘技术,保障每进行一项测量工作都是细心又细心,每一个数据都是精确又精确。建筑企业更应在努力争取在工程质量上下功夫,在新测量方法下功夫,将测量检验工作列为公司发展的一大项,从而尽可能地完善测绘部门。
参考文献:
        [1]宋红英.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21(11):97+99.
        [2]陈紫瑜.GPS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上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12):160+162.
        [3]张南南.论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4,5(05):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