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线形设计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辅光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不断提高,而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始终是交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有必要针对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线形设计展开论述。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不断提高,而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始终是交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有必要针对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线形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线形设计
        引 言:
        在城市管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交通安全问题始终是城市管理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在城市配套设施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地位,并且其安全性与千家万户都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要想使市政道路的交通安全得到保障,不仅需要加强交通管理与整治的力度,还需要与道路实际使用的情况相结合,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改善设计,有效地使危险系数降低[1]。
        1.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线形设计现状
        1.1交通事故易发路段中弯道下坡路段的线形设计问题
        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地形、河流、交通压力等各个因素的限制,使得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较多的跨线工程,尤其是在对跨线桥的引桥、高架等下桥部位进行修建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弯道下坡这种现象的存在。弯道下坡路段包括圆曲线与缓和曲线,这两种曲线的半径通常都比较小,而纵坡都比较大,促使车辆在这一路段行使的时候频繁的进行制动,而制动的频繁性非常容易使制动器出现升温的现象,进而导致汽车的制动能力下降,在行驶的过程中加大离心力,进而使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加大。此外,位于弯道路段的来车方向通常车速都是比较快的,如果在短距离内进行减速非常容易导致追尾事故的发生。
        1.2交通事故易发路段中视距不良路段的线形设计问题
        在市政道路中视距不良的路段是比较多的,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平交口路段的视线遮挡、下穿式道路路段存在的视觉盲区、上坡转弯路段存在的视觉盲区等众多因素,而引发的停车、会车视距与相关要求不相符等等。这不仅与城市在实施后期的规划发展考虑不周全的道路线形指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与当地地形之间不适应的因素也存在着关系。在城市发展中交通事故频发的路段多集中于平面交叉口的路段,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⑴位于平面交叉口附近的视距三角形与相关的要求不相符,大部分都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⑵平面交叉口的位置由于行人与非机动车比较多,所以会对机动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行人比较多的平交口处,很少会建设过街天桥,而在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车辆在右转的时候会存在视觉盲区。
        1.3交通事故易发路段中道路排水不畅路段的线形设计问题
        市政道路属于市政排水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城市排水的功能,但是依据国内近期市政道路积水的实际现象来看,大多都呈现逐渐增多的状态。道路积水现象对道路交通会非常严重的影响,水毁现象的产生促使路面出现坑槽,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积水还会使车辆的制动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坑槽问题的存在使得车辆出现严重的颠簸,非常容易使车辆引发刮擦碰撞等现象,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1.4交通事故易发路段中多路口路段的线形设计问题
        多路口路段在市政道路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位于老城区的市政道路,在进行前期规划的时候存在着滞后性,在机动车的保有量方面也比较小,在后期对其改造的时候需要投资的成本偏高,具有非常显著的多路口现象。经过相关研究发现,车辆冲突点与交叉口的路数有关,5路交叉口能够达到50个,相比于4路交叉口要多出3倍之多,这就预示着路口的危险系数直接获得了增加[2]。


        2.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线形设计分析
        2.1加强对弯道下坡路段线形设计改善的力度
        针对弯道下坡路段实施线形设计改善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直线下坡线形组合的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在行使的时候车速会有所提高,所以需要加长线形,进而使道路的纵坡减小,在进行道路横坡设计的时候,仅仅需要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要求实施设计就可以了。虽然这种线形组合的方式能够降低驾驶的难度,但是在实际设计的时候遭受到周边设施限制是非常较大的。如果改线方式确实存在困难的时候,就需要针对路况采取专业的评估工作,并基于原有线形设计的基础上具体实施改善工作。⑴需要对路段中的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半径进行调整,采用的方式为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如果在条件获得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用缓和曲线,以保证转弯路段与相交道路之间的切角能够减小。⑵在对纵坡较大的路段实施设计改善的时候,需要与平曲线形式相结合,适当将转弯的长度进行延长,促使纵坡能够减少,以避免纵坡反向竖曲线直接相连的现象出现,具体可以使用的连接方式为凸型竖曲线→直线→凹型竖曲线的方式[3]。
        2.2加强对线形视距保证设计改善的力度
        针对视距不良路段的线形设计进行改善的时候,可以通过最大横净距、视距包络线等方法,来具体对平曲线视距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横净距计算方式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对视距与曲线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以避免存在回旋线这一影响问题。包络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横净距所确定的视点轨迹线内保证必须没有障碍物,进而使视距获得保证。在对位于直线交叉口附近的视距实施保障时,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通过对相交道路之间停车的视距所组成的通视三角区进行检查而实施的,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将相应区域内的建筑设施给清理掉。很多地方在进行通视三角区面积减小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限速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解决。当处于右转状态的车辆比较多的时候,如果设计红线的条件允许,可适当的对右转车道进行增设;当路段的行人处于较多状态的时候,可以采取增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方式。
        2.3加强对路线排水设计改善的力度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要想保证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需要与市政排水管网相结合使用才能实现。在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中实现排水主要是依据纵坡与横坡。在对纵坡实施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中的凹形竖曲线底部进行单独设计,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将底部附近的路拱横坡度适当的进行提高,可以选择直线型路拱来实现,促使横向排水方面的能力获得提升,将底部区域的汇水量进行减少,并适当的将小纵坡进行减少,能够通过横坡将大部分的雨水进行排除。
        2.4加强对多路口路线线形设计改善的力度
        在对多路口路段实施线形设计改善的时候,最先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实施相应的规划工作,尽量将交叉口的个数进行压缩,使其能够降到4个以及4个以下。如果多交叉口路段不能取消,并且具有较大的交通量时,可以通过立体交叉方式来具体实施改善,如果交通流量不大,那么可以通过中央环岛绕行的方式来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交叉口进道口拓宽的方式来实现,并与现场调研结果相结合来对交通量较大的进道口车道数进行适当的增加,为了能够防止行人穿行的随意性或机动车出现掉头的行为,可以通过设置隔离栏的方式来实现[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现行设计的合理性,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交通管理当中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管理是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市政道路实施线形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因此,需要与市政道路中的各种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实施分析,并寻找出设计当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与设计建议,进而站在设计的角度上使道路风险系数实现降低。
        参考文献:
        [1]肖少华.市政道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线形设计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5):14-16.
        [2]杨倩荣.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改造方案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 2013.
        [3]李爱军, 思玮, 肖曼, et al. 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识别及速度控制[J]. 交通运输研究, 2012(9).
        [4]郝彬. 济菏高速公路事故易发段鉴别及成因分析[D].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