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继昭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继昭 王大斌
[导读] 摘要: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长期和可量化的。
        莒南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长期和可量化的。由于缺乏基本的规划数据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土地使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相关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问题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旨在根据大数据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新形势;问题;建议
        1.区域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它是预先选择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状况的安排和设计并给出未来行动路线的过程。规划属于未来学研究的范畴,它由不同的类型和类型组成。由不同层次和不同时间序列组成,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的规划系统是规划系统。计划系统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范围和过程,随着规划学科的形成而发展,并逐步完善和形成,对于不同时期的规划,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地区,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规划的重点是不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做出的总体部署。
        2.区域规划面临的新形势
        2.1 区域发展新模式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的四个主要区域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京津翼,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等经济圈和经济带逐步扩大。这种模式已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走上了协调和互动发展的道路。从地理空间出发,这条道路可以激活各个地区的发展活力,并将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2.2突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东部地区主要依靠政府干预的资源过度分配格局已逐渐被打破。市场重新评估了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资源,逐渐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新形势下,只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2.3劳动力市场的重大变化
        劳动力地域分布出现了新趋势,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的地区价格差异逐渐缩小。市场化发展持续改善,东部地区经济成本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中低端劳动力需求稳步下降。
        3土地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
        3.1土地规划的方式过于简单
        对于长期的土地规划问题,通常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这种习惯性的方式通常是基于对基本经验的识别,经过客观观察,综合的综合判断,做出相应的规则和指标,最后通过所获得的数据来制定一个全面,均衡的规划目标。但是,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长期使用旧的规划方法往往会导致规划精度下降,难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3.2土地规划的执行力度不高
        在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下,在土地规划的作用中我国也往往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对于所做出规划的执行力度低。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应用到土地的规划过程中,但是却在规划的执行中,往往不能照其进行,这也就造成了土地规划的作用意义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在于其准确科学性不高、公众的参与度低以及规划的透明度低等等多种因素。
        3.3土地规划的目标不明确
        在对于经济体制中,土地的规划作用未得到完全的适应以及规划目标的不合理不明确的情况,往往会出现与市场经济不相符合的情况的出现。对于土地规划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弊端就是规划往往只作为一种方案,会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调整,也就是会导致最初方案的失效,很难以准确的满足当前的需要。
        3.4土地规划的修改多变
        对于很多已经进行土地规划及选址等等进行规划的项目,为了满足某些地方领导发展本地经济而进行一定的优惠吸引来得到外资或是其他资金的支出,而最终导致土地规划的随便修改的现象的出翔。从整体上来看,这种行为可以便于当地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往往会造成土地规划的的整体性的效益的低下,也同样威胁着土地规划存在的权威与指导的作用意义。


        3.5土地规划的操作性低下
        对于部分土地的规划,往往也是存在着对于农业的过度重视评估而忽略了对于整体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划。对于土地的规划也往往仅限于相关部门所进行的规划设定而来,没有进行相适应的改进措施。并且在某些地方的土地改革中往往而是存在着落后的思维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土地规划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最终也是对于土地规划的方式实施能力不高,也就无法体会到土地规划的先进性与积极性。
        4土地规划问题的对策
        4.1规范规划土地用途
        对于土地规划中存在的用途不规范的情况往往是由于前期的考察及评估的不精准造成的误差,所以在面对此类问题上,在进行土地的规划之前先对所规划的内容范围以及周围实际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最终建立起经济适用的土地用途。
        4.2加大土地规划宣传
        若想将土地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达到其根本任务最主要的就是在经济建设中落实土地规划的措施,从基本的扩大对于土地规划方式方法的宣传,让社会中的人民群众了解到土地规划的思想政策以及预期目标,同时让领导阶级更加树立起对于土地规划的意识,更加明确土地规划存在的重要性,提高相关部门在对于土地规划的实施上。
        4.3建立土地规划制度及资质认证的制度
        首先要建立起对于土地规划的审批及公示等等多种制度,并对所规划的内容进行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测试;其次是对于国家需要建立起对于土地规划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和约束体制,更加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实施与完善;最后更是要进一步改进对于土地使用的管理的制度规定。
        然而对于其中土地规划的工作人员来讲,只有在不断的丰富提高自己的自身知识素养,才能真正的提高面对土地规划时的困难的要求。在建立好专业的土地规划人员的资质认证的制度,只有从法律法规的制度上建立,才能真正的发挥起重要作用,建立起一批强有力的专业人才素养,才而真正的促进土地规划的发展。
        4.4改进土地利用的计划
        对于土地规划的实施,首先是要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土地的政策等等多种总体规划的要求方式进行,根据规定按照所制定的规划,结合现实中所存在的现实,根据所规划的土地所存在的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一定的农用或是建筑等等指标在内进行合理的使用,通过一定的计划的实施来推进土地规划的实施。
        4.5深入土地规划体制改革
        对于土地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与所实施土地空间的规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在土地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要进行体制的改革,只有在协调管理好综合的能力,尽量减少土地规划的数量,提高其规划的质量,严格的控制其规划的内容以及范围要求,以经济市场发展体现功能为基本,进行有效的土地规划的补充与条目的清晰化。
        结论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现阶段,制定土地规划也变得困难。为了共同目标的完成,必须建立一种全面而系统的土地规划方法。对于土地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必须积极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执行土地规划工作。只有不断完善土地规划,才能真正保证土地规划与经济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君. 浅析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农经, 2018, 238(22):38.
        [2]陈娅萍.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城市地理, 2016(1X).
        [3]林志坚[1]. 浅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智能城市, 2018, 4(013):P.99-100.
        [4]王彩霞. 论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价值工程, 2010, 29(19):246-246.
        [5]徐兴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 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 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