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092119911011XXXX
摘要:地质勘察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和具体施工,施工现场的地质还会影响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在开展施工之前,必须详细勘察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在本文分析中,水利工程地质勘查的重点在于岩体破碎、组织松软地区以及软质岩石地区。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合理规避上述地区,能明显降低滑坡和塌陷发生率,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对于黄土和膨胀土等特殊土质地区而言,建设水利工程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必须提升关注度。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就是在工程建设初期对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详尽的勘察,同时也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保证,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成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程行业施工水平的提升也都对地质勘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成本控制和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岩土勘察中做好质量控制的要点。
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分析
岩土工程中应勘察地下水,明确水位变化情况,防止由于地下水位升高对土质层性质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危害问题。在勘察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时,能得出具体的数据信息,可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情况,避免岩土工程影响地下水位。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时,须深入探究地质变化规律。当其处于自然状态时,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较小,此时开展岩土工程施工,可确保工程地质的安全与稳定性。岩土土质持续松软,会改变地下水位,加大岩土孔隙度,对地下水力学平衡性造成极大影响。此时采用外力介入方式,导致发生岩土工程基坑管涌问题,对地基强度造成极大危害,使基坑防护边坡失稳。
2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2.1地下水位上升对水利工程造成的影响
(1)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土壤产生盐碱化和沼泽化现象,进而腐蚀水利工程的基础结构。(2)地下水位上升会破坏某些特殊土质结构,并减弱其强度及硬度。(3)地下水位上升会引发河岸及斜坡等的滑坡及坍塌等问题。(4)地下水位上升会使地下结构充水,导致地基出现浮动,进而使整个水利工程失去稳定性。(5)岩层中粉砂及粉土会因地下水的水位上升而饱和并液化,这也是造成流沙及管涌问题的主要原因。
2.2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对水利工程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位若发生频繁升降会对岩土结构及其上方的水利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地下水的频繁升降会打破岩土体自然膨胀的均衡性,增大了岩土体的膨胀力及收缩力,甚至会引起岩土结构破裂问题,进而破坏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同时,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也会带走岩土结构内部中的很多矿物元素,导致岩土结构的胶结性被严重损坏,使其变得松散,增大了土质的间隙,减小了土层的承载能力,最终对水利工程的基础造成损害。
3岩土工程勘测质量控制的有效解决措施
3.1健全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已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及规范,有效促进了水文地质勘察的发展。但是水文地质的实际勘察工作与理论上会产生一些偏差,因此,应积极健全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管理体系,优化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同时,积极在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中推广应用先进的勘察设备,提高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水平。
3.2科学评价地下水危害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施工的同时会受到地下水带来的一些影响,因此在此时需要科学的选择地质勘察工作,合理的去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将其地下水的具体情况作出深入的分析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对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作出科学的勘察,合理的去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地下水的腐蚀情况作出科学的预算,同时对安全系数作出合理的设置。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持续的进行发展,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较多,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工程的沉降和塌陷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例如常见的一些预防措施主要是包括了以下方面内容:一是需要采取型号以及质量满足要求的水泥材料,保证工程结构的腐蚀性可以得到提高,最大程度上对水灰比进行相设置,让建筑物的强度得到全面的提升。二是需要对地下水的处理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地下水而言,出现腐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存在污染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地下水的防污工作,通过降低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降低地下水的腐蚀性。
3.3切实规划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水利工程勘察中,要想准确、有效掌握现场的水文地质问题,勘察单位必须从水利工程的全局出发,对水文地质勘察进行科学规划及统筹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水利工程实现安全、稳定、高效、优质建设,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其他相关项目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及经济的稳健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3.4合理安排勘察周期
丰富的基础资料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人们需要采用必要的勘察手段,合理安排时间来搜集基础资料。人们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制定基本勘察周期,再根据工程复杂度,规划和调节时间段。工程立项时,要合理规划时间,按计划安排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进度,避免盲目压缩勘察周期。
3.6加强岩土性质的技术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在选址中,不可以选择松散的岩石上,因为松散的岩石并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条件需要,因此在选址的过程中,是需要做好相应的试验,科学的判断岩土的力学性质,在初基础上对工程的位置作出科学的选择。然而对于松散岩土而言,比较常见的便是残疾碎石土和一些冲击砂砾软石,如果经过了相应的试验能满足相应的力学指标,此时是无法在这个位置上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因为该位置存在一定的地质隐患。但是如果没有条件去选择其他的位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此处位置的松散岩土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抗剪强度,帮助岩土工程可以达到建设水利工程的条件,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得到顺利的进行。
3.6合理选择勘察人员,保障勘察工作质量
在在开展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为了使勘察质量得到有效把控,不但需要提高对勘察工作的重视度,还需要合理选择勘察人员。这是由于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勘察的质量,因此需要确保勘察人员有着专业的能力,才能保障勘察工作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点开展勘察人员培养和培训,才能提高勘察人员的个人能力,满足勘察工作的需求。同时需要联系工程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具有专业能力的勘察人员,而且需要对其工作进行针对性监督和管理。另外也可以设立完善奖惩制度,提供勘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勘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结束语
我们在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使用过程当中,一定存在着很多问题,所有,应该找寻正确的解决办法从而对技术进行调整,把各方面的美容工作进行优化,做好相对应工作的改善,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正.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J].居舍,2018(36):19.
[2]严国铸.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探析[J].四川水泥,2018 (10):276.
[3]陆剑峰.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措施的探讨[J].科技风,2018 (29):94.
[4]姚亚宋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 2018(08):266-267.
[5]王岚婷.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与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