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其中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同时二者也存在矛盾之处,彼此之间相互制约。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希望能够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论述进一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城市建设过程中二者协调发展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协调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60%,并且仍然在不断推进。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就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不断扩张的城市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并且二者之间的矛盾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突出。
为了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保障城市化进程健康有序的推进,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论述,论述思路为首先简单介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其次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并且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协调二者的矛盾、推动城市化建设合理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按照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结合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并且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土地做出总体的战略性布局和统筹性安排。土地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计划管理和宏观控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要遵守土地公有、因地制宜、综合效益、动态平衡、逐级控制、集约利用等原则[1]。
二、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从发展的眼光出发,以相关专家的决策和科学论证为前提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
城市规划是城市综合管理的龙头工作,对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要注意遵循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
总而言之,城市的规划布局既要满足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要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全体验、美观享受和幸福获得感。
三、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3.1联系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有一个共同的遵循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者在规划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不可再生的现实,要协调好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耕地之间的关系,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护农业耕地。
3.2矛盾
虽然,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具有共同的需要遵循的原则,但是二者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即是二者基于的视角不同。土地利用规划是站在国家利益从国家全局资源调配的角度出发,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综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积和土壤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规划策略。而城市规划则主要是从局部城市发展的角度利用土地,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城市中各个空间的布局和安排。
出发点的不同直接造成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土地使用功能的定位上就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四、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当前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突出问题是城市化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主要可以划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国家需要保障充足的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城市化与紧张的土地资源之间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城市空间有限,但是城市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协调好人口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安排和布局,城市空间内部的人地压力较大[3]。
其次耕地保护力度不足,存在建设用地违法侵占耕地的现象。耕地是农业的根本,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需要一定面积的耕地保障农业生产。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化建设中,保护耕地的相关措施力度不足,建设用地侵占耕地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
五、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完备有效的法律规章制度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使地方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根据法律法规确定哪些工作可以做,哪些工作不可以做以及土地利用建设的相关指标都是什么,从而保障城市建设能够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
第二要优化规划方案,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前文提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如果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深入的沟通就会加剧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规划,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土地利用规划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及时的、密切联系的沟通交流平台,相关的方案政策要经过两个部门共同的商讨,从二者角度出发更全面地探讨方案的可行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两个部门的互相理解与支持,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共同保护土地资源。
第三要建立全面完善的社会商讨与科学论证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关系着该地区所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要想获得社会的公众认可度,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工作必不可少。城市建设的相关方案需要对全社会进行公开、透明的展示和社会意见的征询,主要包括两大群体,一部分是居住在当地的普通居民,另一部分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体的流程为建设部门设计出方案,然后向社会公示,筛选、吸收民众和相关专家学者的合理意见,根据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公示,并由两个部门共同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如此反复,最终出台一份专业合理的、大众认可度较高的建设方案。
最后要加强土地保护力度,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方法。要想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二者的协调,最常用的方法是促进土地的混合使用[4]。具体是指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结合当地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需求和矛盾,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根据法律规定和要求科学地布局,将其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避免城市用地侵占农业耕地的现象,从而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建设二者既存在共同之处,也有矛盾的地方,但是二者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社会大众的讨论参与以及专家学者的严谨论证都有助于调和二者的矛盾,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完善我国的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文龙.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8.
[2]陈浩然.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中外企业家,2019(36):214.
[3]沙世栋.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58.
[4]孔祥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研究[J].科技风,2017(25):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