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任立朝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任立朝
[导读] 摘要:作为人们主要生活场所,现代住宅建设在景观环境方面的标准与要求不断增高,要想进一步为民众创设良好生活空间环境,需侧重对园林绿化的科学设计,结合植物配制的合理开展,实现现代住宅园林景观效果的提升。
        山东聊城星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作为人们主要生活场所,现代住宅建设在景观环境方面的标准与要求不断增高,要想进一步为民众创设良好生活空间环境,需侧重对园林绿化的科学设计,结合植物配制的合理开展,实现现代住宅园林景观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居住小区的美化目的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小区环境,推进城市绿化进程,因此,在设计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当地环境来进行苗木的配置和设计,保证苗木景观的长期成活,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一、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
        房屋建筑开发企业要本着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即人文主义原则,宏观主义原则两大本质原则。两大本质原则在实际的住在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起到确定性作用。细化来说人文主义原则是遵从人的意愿,首先考虑人的因素。这就意味着开发企业在设计住宅小区时要充分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点,将住户的意见和建议点考虑到住宅设计中。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点,同时在小区的休闲娱乐方面不断提升整体舒适度,全方位构建良好的园林绿化。宏观性设计原则即房屋建筑开发企业要遵循自然因素,在设计中要结合其地理、水文、风俗习惯等进行合理设计。当然,作为现代园林设计,其园林设计主体方向不能偏离整体需求的景观定位点,要明确其园林设计的自然属性问题和真实度等,全面升级居民的满意度,达到居民的心理寄托点。而园林设计中选择园林植物种类方面,开发企业要选择因地制宜法,即能够在地理环境的基础点中,科学合理的选用与地理条件相对应的园林植物。这是最大化结合基础条件下的地理环境,减轻项目资金的投入度,并且还能最高效实现其现代化园林设计景观定位点目的。
        二、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中常见问题
        1、园林景观建设和小区规划不一致
        城市建设与居住小区建设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整体的角度去建设园林景观,才能够让园林景观、小区规划、城市规划相互融合。但是,受经济发展、开发建设理念的制约,我国住宅建设基本是遵循“边建设、边改造”的思路,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方向,从而导致园林景观建设和小区规划呈现出“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重复建设、绿地再建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导致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浪费。
        2、草坪、树木不协调
        实践证明,一棵高大阔叶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相当于85m2的草坪。部分小区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观赏性比较好,但其生态价值较低,消音、滞尘、降温效果较差,后期管理养护成本较高。并且,这种配置方式,在景观上呈现出“半年绿、半年黄”的状态,观赏价值得不到保障。
        三、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注意事项
        1、场地清理
        在开展相关绿化建设工作之前,应当清理完所有建筑垃圾,平整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处于较为平缓的情况之中,为后续种植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2、科学利用地形
        针对小区地形,应当开展人性化的处理工作,将具备较大起伏的坑包去除,有助于眼部疲劳的消除,使人产生缓视的感觉。关于道路两旁的绿地,应当最大限度确保其不高于道路,这样在雨水天气下,能够有效避免道路雨水的淤积。倘若小区内所存在的坑洼地带面积比较大,可以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开发工作,如将其打造成人工湖。
        3、依据图纸施工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应依据施工图纸开展放样工作。依据图纸坐标,按照设计比例,开展绿化施工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应灵活处理相关事宜,如一旦发现施工设计图纸存在错误,应迅速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4、绿化注意事项
        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成活率会受到地形、土壤等影响,在建设绿化场地过程中,应对相关地形科学设置,确保所建设的绿化带中间高四周低,以助灌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土壤选择,确保符合科学性,以使植物生长条件得到满足。不同的苗木对种植深度要求有所不同,苗木种植应严格依据相应施工技术标准,确保种植深度符合要求,在苗木种植完成后还应对其验收、检查。
        四、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1、结合小区特点配置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性,亦可以促进小区气候环境的改善,降低小区气温、吸滞尘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吸收有害气体、提高湿度等,为小区民众营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鉴于此,植物的配置需要充分结合小区的实际特点合理开展,其中小区道路作为民众出行、散步的主要途径,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结合小区道路特点在两侧配置乔木和阔叶树;在小区宽阔区域设置植物色带、乔木以及灌木等,进而促使景观色彩之间可以进行纵横向对比,实现利用景观植物营造氛围;小区中心游园区则可以进行常绿植物的种植,因为中心游玩区承担着小区民众休闲活动的职责,所以需要通过配置常绿植物来达到冬季采光效果好、夏季遮阴效果好的目的。
        2、结合植物色彩配置
        在具体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科学结合植物色彩的合理配置来为民众营造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而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植物叶、果实、花所呈现出的色彩效果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可以结合对植物色彩的合理配置来提升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升小区园林的新鲜感与鲜活性,让小区居民在散步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观效果。此外,在植物搭配期间需要注重结合季节的变换来合理配置。
        3、结合本地植物配置
        本地植物经过长期的物种交替演变,在生理、形态、遗传等方面与当地自然条件之间相符合,所以本地植物的配置具备加强的适应性。相较于外来引进植物,本地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维持生态平衡、避免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条件等方面占据较大优势。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侧重对小区具体情况的分析,配置适合的本地植物,在降低植物配置、养护成本的同时,实现对小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4、结合建筑物配置
        需确保在小区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植物与建筑物保持和谐统一,所以在实际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借助小区的建筑、道路、山水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建筑造景与植物造景之间可以相互映衬,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此外,除搭配小区建筑物进行配置之外,还需结合不同植物的形状进行合理配置,在具体配置过程中,可以将乔木、草本花卉、灌木以及藤本植物当做基本单元,借助多种合理手法来科学配置,利用植物之间的不同形态来构建层次分明、起伏有致、收放有序的植物景观。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用户在买房的过程中,除了重视房屋结构之外,还会考量小区的绿化工程。因此,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要考虑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的科学性,要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性与观赏性,以更加优质的体验提供给居住者。
        参考文献:
        [1]陈茜.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J].居舍,2019(32):126.
        [2]钱立喜.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植物多样性探索[J].门窗,2019(14):135.
        [3]梁启华,赵晓明,郑海霞.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常见问题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7):223.
        [4]董倩倩.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J].绿色科技,2017(23):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