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梯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因此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对电梯使用期间,需要及时做好电梯维护工作,保证电梯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服务。本文针对电梯定期检验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梯;定期检验;稳定运行;试验检验
引言
通常情况下,在电梯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维护保养、正常使用等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平衡系数变化导致其不符合要求、曳引机制动能力不足、曳引能力下降等情况,因此在实施“制动试验”之前和进行过程中,对制动试验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安全风险分析,有助于实施过程的风险控制。
1检验依据及原理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电梯曳引机故障(如主轴、轴承等机械部件损坏或断裂)、曳引力减弱(如曳引轮绳槽或钢丝绳磨损严重等)、制动器故障(如制动臂、制动闸瓦严重磨损等)、控制系统故障等造成电梯曳引传动系统功能丧失,电梯在对重的重力作用下,将轿厢加速上行。当轿厢上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115%时,限速器上行电气开关或者机械开关动作,再触发双向安全钳、或对重安全钳、或夹绳器、或冗余制动器将轿厢制停或者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保证电梯与乘客的人物安全。该装置种类有:限速器-双向安全钳(作用于轿厢);限速器-对重安全钳(作用于对重);限速器-夹绳器(作用于钢丝绳);冗余制动器(作用于曳引轮),前三者常适用于蜗轮蜗杆传动的电梯,后者仅适用于永磁同步传动的电梯。
2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检验原理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用原理,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控制系统等在具体运行期间出现了故障,这将会致使电梯曳引传统系统在应用期间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导致电梯加速上行。若电梯在上行期间的最大速度超过了额定速度的115%,此时,限速器上行机械开关或电气开关进行相应都工作,然后触发各种保护装置,制停止电梯,或者将其速度减低到缓冲器设计范围以内,保证电梯内货物与乘客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在具体工作期间严格依据电梯制造单位的具体规定开展试验,检验人员在采取试验方式对电梯性能和情况进行检测时,检验人员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现场具体情况进行确认。检验电梯情况时,检验人员要对装置试验证书和铭牌各项内容进行详细对照,通过目测方式对试验方法是否达到标准进行明确。
3试验方法
3.1制动试验前的注意事项
(1)在制动试验前的短期时间内已经完成了电梯的年度保养,以确保电梯正处在良好的性能状态下。注意:在加载载荷前最好在轿厢内垫上橡胶地垫等防护用品,防止破坏轿厢木地板或大理石地面;轿厢内的玻璃镜子、照明设备、装饰部件及吊顶确认均固定可靠;安全窗锁紧可靠。(2)试验前确认电梯平衡系数符合要求后,放入了50%载荷时,可以先做一下半载制动试验,看制动力是否正常,再继续下一步工作。(3)试验前应先在最底层逐渐加载至超载,确认未出现溜车现象,再进行制动试验。试验时,先将一半载荷放置在顶层井道外,在底层装满另一半载荷后,装载人员在顶层轿厢外将载荷全部均匀可靠的放入轿厢内。(4)试验时必须使用标准的检定周期内的砝码,禁止使用其他非标准重物来代替砝码进行试验。注意:对于门机固定在直梁上的活动轿厢,装载125%载重时应检查轿门与地坎的间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在125%载重制动试验时轿门滑块不会跳出地坎槽。(5)严禁试验时轿内有人。
(6)试验时切断电源或按下急停应尽量要在电梯额定速度运行刚过门区时,以避免出现撞坏门刀、门球等意外情况的出现。进行试验前保证以上检查要求和试验注意事项全部满足,防止试验时由于电梯部件或环境处于非正常状态而导致试验的不成功,及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及设备的损坏。
3.2蜗轮蜗杆传动电梯
以蜗轮蜗杆传动的电梯,其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有:限速器-双向安全钳;限速器-对重安全钳;限速器-夹绳器三类。虽电梯制造厂家采用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种类不同,但试验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其试验方法归纳为:将空载轿厢从基站以检修速度上行;人为将限速器上行电气开关动作,观察电梯应停止运行,短接该电气开关(若有紧急电动运行,此操作略过);人为将限速器上行机械动作,继续以检修速度上行,机械动作后的限速器与上行安全钳(或对重安全钳,或夹绳器)联动,将电梯轿厢安全制停(判定方式:钢丝绳在曳引轮打滑或者轿厢减速缓慢运行);再短接该联动开关,再操纵检修上行按钮,钢丝绳在曳引轮打滑或轿厢减速缓慢运行(若有紧急电动运行,无此项操作)。其中限速器—夹绳器的试验过程,需注意夹绳器动作后,判断轿厢运行情况与检验要求是否相对应。
3.3永磁同步电梯
①将电梯放在基站,断开电源,停止向电梯供电,然后作业人员将制制动器打开,采取松闸溜车试验对电梯的情况进行检查。若此时,轿厢缓慢向上,也就采用了封星技术,并且通过试验确定了电梯的合格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封星接触器在应用期间存在触点黏连问题,则不得采用该方式进行电梯情况进行检测。②将电梯放置在基站,将电梯电源断开后,对封星接触器进行短接处理,通过人工方式松闸溜车,如果轿厢在上行期间速度触发了限速器上行电气开关,此时,电梯中的限速器在动作同时还会将制动器释放,此时,工作人员要对轿厢是否可靠减速或制停进行明确。需要注意的是,人为同步动作难度相对较大,并且存在一定危险性。③对于没有采用封星技术的试验方法就是将电梯放置在基站处,通过人工方式对抱闸运行与运行接触器点黏连情况进行合理模拟,对轿厢上行进行适当检修。在电梯快速上行期间,作业人员要对限速器上行电气开关与制动器是否动作,制停轿厢进行全面观察,该试验方法在具体应用期间,需要多个人相互配合,并且危险性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上述三种实验方法在具体应用期间都不严谨,存在违规情况,这会导致在对电梯情况进行检验期间,维保人员无法采取同统一、科学方式完成相应的检验,此时,检验人员无法对轿厢上行超速试验保护装置是否符合应用要求进行精准判断。由于该试验方法在应用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且封星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存在风险。这也就导致制造电梯厂家对永磁同步电梯在应用期间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封星技术的应用保护观望态度,对于采用的各种试验方案都各自为主,并在电梯行内没有一套合理的试验规范。因此,要逐一形成一套符合行业的试验方案,或者对电梯制造厂家试验方案进行规划和科学化验证,确保其符合电梯检验规则后,再将其应用在检验工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检验时,首先要查看电气原理图是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确认制动臂两组机械部件进行了分别检测设计,即采用两个独立的检测信号。然后通过模拟操作检查该功能是否有效。对于将检测信号串联或者并联用一个检测点的,建议厂家重新变更设计,改为分别检测。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落到实处,真正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3]杨翠,张翔.电梯定期检验时性能试验失效现象与研究分析[J].中国电梯,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