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50419771219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快速,目前,配电自动化逐渐成为现代化供电的趋势,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的融合,实现了配电中信息与安全管控的自动化以及对馈线的智能监控过程。同时,也对配电网的结构和设备提出了要求,增加了配电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出现了新型故障。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电力系统
引言
电力系统发展中,配电设备自动化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配电设备自动化可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这也有利于电力行业的稳步前行。但我国的电力需求较大,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建设,因此全面分析配电自动化和故障处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内部的供电公司来说,均配备有独立的配电系统,差异化较为明显。通常情况,配电系统整体结构为树状模式,利用线路上搭设的分段装置以及重合装置有效的把控电压,从而提供日常活动所需要的电能。如果系统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隔离,跳转到备用路径,保证供电不间断。这样的树状模式将配电过程划分出对应的层级,分别有效管理每一层级的设计,整体上达成节约能源的目标,合理的缩减成本投入。与此同时,电力公司在逐步架构出配电自动化体系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供应可以适应差异化区域的实际需要。
2故障处理措施
2.1强化信息管理
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及智能技术的成熟,才催生了配电自动化的产生和应用,将高水平的技术融入配电过程中,借助于对信息的自动化管控来实现配电的智能化过程。针对配电中的故障,需要从强化信息管控的维度进行防范和处理。首先是要强化管理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尤其是重点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远端的监管技术等,这是实现可靠的信息管理的关键保障。而且在配电网中,对配电流程的监管是全方位和多维度的,所有的配电信息都会被反馈于终端网络,逐渐形成丰富的配电网数据库,对这些数据实时精准可靠的处理与应用,就能提供合理的指令,科学管控配电运行中的设备和参数,并且实现异常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借助于警报系统来达到指导检修作业。
2.2框架保护动作故障
某地铁线路中,北延线牵引变电所中部设有两个电流保护装置,如出现整流器故障,则保护装置可自动启动,或直交流进线开关发生跳闸现象,直流馈线开关不会跳闸,受故障牵引的影响出现变电所跨区供电现象,触网不停电。若主流开关柜出现严重的故障,则直流馈线、直、交流进线和相邻变电所的直流馈线开关直接跳闸,而这也是引发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的主要原因。
对此,施工人员需采用跨区供电开关及时处理线路故障,保证供电质量。若电位限制装置出现不同程度的举动问题,则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电压元件因此跳闸,但接触网本身可实现单边供电,所以地铁供电系统也可安全、平稳运行。
2.3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中也要开展安全管理,能够在系统出现问题后及时动作,将危险把控在合理范围内。配电自动化在实际使用时,一旦产生永久性问题,就要实时测定问题类别,有效切断问题点,快速搭建新的配电系统,让问题及时解决,重新投入使用。在单一线路中,出现问题后,反馈线路断路装置动作,再重新闭合,成功则代表问题解决。而对永久性问题,则会判断问题类别,找出具体位置。电源断开后,跳转到新的系统中,保证电能在系统出现问题后也可以稳定供应。
2.4积极稳妥地搞好配电网改造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如何加快配电自动化进程,减少同电力工业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成为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这就要求国家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要开展合理、有序的改造。配电网改造最为关键的一个步就是适度加大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在确保配电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同时,着力改善和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品质,以进一步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另外,城市配电网工程项目量相对较大、要求较多,最有效、优化的改造即是将城市配电网改造成为环网结构,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帮助和影响下,逐步提高供电能力。如果遇到一些电网线路上装置故障显示装置的情形,这就要求在确保配电网线路安全性的基础上,妥善安装完毕各类故障检测的设备,通常情况下,只需智能型就地故障检测设备以及电缆故障寻址设备就可在短期内明确、查找线路发生故障的具体方位,大大促进技术处理人员的检修进程,将耗损率降到最低。对于故障点位的锁定工作,要依照现实情形统筹安排,尽量让经验娴熟、业务技能过硬的操作人员来完成。对于废旧配电网装置的改造,要本着降低自动化系统故障出现率的基本理念,加快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发展进程。
2.5科学研判故障类别以维护电力装置的安全
就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运维过程中可能存在或者潜在性发生的各类故障问题,要事先研判故障所属类别,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把其产生的耗损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把安全系数提高到最高等级。电路系统如果发现故障事件,自动化系统要对故障类别展开识别或判断,同时第一时间终止故障装置与其他相关装置、设备之间的关联,将其隔离开来,以有效防范二次影响和装置严重耗损。在成功解决故障后,要把该装置同其他装置结合起来再度上线。就当前而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每个装置之间均添入了阻断设备,可经由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化的操控开关,并在系统产生故障时自动跳闸进而阻断装置同装置之间的关联。当然,一旦出现故障自动化系统会科学研究、分析每个方面的数值参数,明确故障产生的具体方位,同时提醒技术操作人员尽速检修装置、设备。在检修时,一些未能遭到波及的线路可能会被暂时性地调配充当预备装置,但这并未阻碍电路系统整体的运行进程。
2.6配电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
自动化控制设备预防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工作人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设计方案,选择更适合企业生产需要的设备,以新系统运行实际为基础,选择最优的设备方案,并不断增强设备的广泛性和统一性,密切企业与厂家的联系。故障预防和处理的过程中,需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零部件,以期更加准确地表达参数。如在精密仪器生产中,技术人员要以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作为首选的生产设备。
结语
配电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初步实现了较高水平的自动化,形成了高效、合理的运转程序和流程体系,这也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优化。我们在深入分析电力网络系统的各个环节和结构层次时,配电的自动化系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也着重对其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在处理各类信息时的结构分层功能,同时也说明了其故障处理的自动化模式和其中关键的注意事项。为此,配电系统要想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故障和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深入分析和掌握其系统体系中的各个结构层次的具体功能和运转情况,这样才能做好相应的故障诊断和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方伟中.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45-145.
[2]代文静.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8,404(23):100-101.
[3]刘健,林涛,赵江河,等.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11).
[4]于金镒,刘健,徐立,等.大型城市核心区配电网高可靠性接线模式及故障处理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