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盛国梁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盛国梁
[导读] 摘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杭州中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关部门需要重视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应用技术,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环保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国际上将其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其中,将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综合起来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2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内涝灾害严重。主要原因是降雨过程中雨水得不到及时排放与利用。如果能够将这部分雨洪资源进行有效的引流并存储起来,等干旱缺水的时候,将其利用起来,就能够有效缓解内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从海绵城市理念的视角来看,目前城市道路的硬化面积大,地面径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增加,洪峰时间提前,加剧了内涝灾害的影响,同时城市道路地表难见土壤,水流下渗难度大,雨水经排水系统大都排放至河流、湖泊中,进而形成了地下水资源较为缺乏的现象。将海绵城市理念中的防、排、蓄、渗、滞等措施合理的结合起来运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地下管道系统建设中,能够控制城市径流污染,削减径流量,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同时将雨水有效的渗流至地下,自然补充地下水资源,从而实现自然水生态雨水有效的利用。
        3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设备老、维护差、改造难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中管道缺陷严重,同时,相关工作者缺乏对地下管线的保养维护,尤其对于一部分老城区来说,原本的给排水系统就十分陈旧,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后,管道缺乏基础性的维护,因此导致其本身很难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进行支撑,进而对地下网管的改造形成更大的困难。这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实践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有效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对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既有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加强对地下设施的建设布局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给排水设计中。
        3.2城市水文条件未得到充分利用
        首先,由于在给排水设计中,企业的技术人员并未对海绵城市的客观优势在给排水系统中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对于海绵城市的理念也没有进行适时更新,这种现象会导致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性降低,其使用效率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海绵城市理念角度出发,对于我国给排水实际设计而言,有较多企业会对城市水文地质情况的客观规律形成忽视。例如,没有在雨季对降水量进行统计,同时也没有将多水地段的系统进行改善,这样会影响到给排水功能的发挥。因此,在给排水的设计实践中,在没有结合城市水文的情况,就展开设计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这也是现阶段很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说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的技术设计水平,同时也无法有效将海绵城市的价值进行合理体现。
        4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4.1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为绿化带设计提高科学的指导方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过滤雨水,在雨季经常会出现长时间降雨和突然降雨的情况,雨水中常包含着一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在回收利用雨水时要先过滤其中的有害物质,将处理合格的雨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第二是收集雨水,在铺设绿化地带时选择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当雨水渗透到底下时能够汇集于绿化地带,绿化地带一般铺设在市政道路工程下方大概20cm,保证雨水能够顺势流进道路旁边的盲沟中。

第三是可以降低排水负担,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因此在市政排水设计期间,设计团队要根据绿化地带的地形设计导流管道,城市的强降雨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管道的设计质量关系到城市的蓄水能力和雨水的回收利用率。
        4.2海绵城市理念在车行道和人行道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多为非透水性路面,下雨天容易出现积水,湿滑的路面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还会严重阻碍了城市地下水的补给。为了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该对于人行道的渗水性和透水性予以增强,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透水性的路面设计能够有效减少道路积水,提高地下水的吸收能力。根据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将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设在道路的上层,将非透水性材料铺设在中下层和基层,避免雨水对路基的腐蚀作用。
        4.3海绵城市理念在附属设施中的应用
        路缘石和路肩边沟属于市政给排水中的重要辅助设施,其设计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设计要求。路缘石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平缘石的高度和附近路面的高度一致,目的是引导雨水流向绿化带和雨水口,减少路面积水;立缘石比附近的路面稍高,下雨天时可以在雨水口汇集雨水,将立缘石进行豁口、打孔处理或者间隔式摆放,保证雨水顺利进入绿化带。以往采用混凝土的路肩边沟设计,不但没有美感,还经常出现堵塞现象,而且不能净化雨水,现在一般运用植草沟的方式。
        5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5.1突出规划重点,满足城市需求
        海绵城市的建设十分复杂,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工作,对于城市的供水、排水,环保各方面都应当综合考量,建立有效的连接,对其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满足当前城市需求。相关工作者在进行系统建设时,一定要将城市资源保护和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总结起来,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如果相关工作者想要改善供水不足的现状,就应当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协调城市资源和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5.2加强专业研究,重视海绵城市弹性优势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优劣与否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工作者应当明确建设内容,挑选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参与到设计中,此外,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还要加大投资,需要工作人员针对具体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提高设计方案质量。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给排水系统设施的投入力度,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得城市内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区域在城市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保护。重视海绵城市理念高弹性优势,即能够在降雨过程中吸收、储存、渗透、一定量的雨水,延长洪峰出现的时间,给予排水管道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将储存的水运用于干旱时地下水的补充,从而优化了城市水生态和水循环系统过程中的伸缩性。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科学的设计对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水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因此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融入新型的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琦.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66-67.
        [2]雷雨润.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南方农机,2019,50(05):252.
        [3]任永刚,梁鹤濮.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199-200.
        [4]王欣宇.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297-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