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洪玉
[导读] 本文以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为题,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评价体系改革三方面进行分析。
        摘要:伴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机械工程类学生的重点学习课程。本文以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为题,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评价体系改革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探索;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设计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强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综合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面向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机械设计系列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综合的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技术来解决各种工程类的问题,成为综合素质高、设计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1.教学内容改革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重点讲述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阐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导致学生对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缺乏了解,从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者,在现有的教材中设计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所以会使学生觉得教材的内容过于枯燥对学习缺乏兴趣。从而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无法达到社会所需要的目标。根据工程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立课程的要求充足课程教学内容,将紧贴机械领域发展的成果添加在教学内容中。针对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从几方面进行思考。首先从调整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入手进行思考。机械设计课程是需要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再进行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可以对基础知识教学进行强化,并且加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例如,可以邀请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是科研人员来院校开设机械设计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在讲座中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机械领域生产技术和新的研发成果,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就是多增加实践类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将典型的工程实际问题加入到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相关的工程车间以及操作过程,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此方法更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进行了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后,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过程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学生始终保持在教学中心的位置。机设设计课程教学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思考,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可以运用“课程小组制”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小组制”就是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课程组,在成员划分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划分,以“以优带劣”的原则进行成员的分配,进行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然后通过查资料等方式收集课题相关信息,先进行组内的知识分享,最后再通过班级共同分享课题成果。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将实验引入课堂,例如,在机械设计基础结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减速器的设计,通过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来巩固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减速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减速器的各部分组成,借助实物让学生对减速器中的齿轮参数进行了解,最后组织学生运用CAD软件画出减速器的装配图。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动画、可视化CAD或者是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要,通过与学生的问题互动来进行难点的解决,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互动学习方法解决了重难点,然后在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消化难度不大的内容,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判标准一般都是以试卷考核作为主要形式。这种考核虽然能够很直观的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但还是不能有效的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产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考核。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包括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三个方面。学习态度主要反映在学生的出勤率、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情况;学习过程则是以学生在实验或者是小组课题讨论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最后教师可以在学期结束利用试卷的形式进行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将过程性评价与试卷考核方式进行相结合,可以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的有效。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是需要知识方面的人才更加需要实践方面的人才。教师需要加大教学的改革创新力度,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的科学化紧贴时代,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双方面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辉,孙付春,唐茂,戢敏.创新能力发展平台下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5):75-85.
[2]林耿,李少鹏,陈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分析[J].农家参谋,2020(11):242.
[3]杨玉军,杨夷梅.《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5)
[4]龚华堂.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与分析[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06)
[5]王亮,隋琳,张连奎. 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J].  山西农经. 2017(23)
[6]刘献君.  论大学课程设计[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3)
[7]彭永丽,蔡建安,田迎春,范美玲.提高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质量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