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社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这门专业也是很多学生热衷的专业。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内有效的应用,培养实践能力较强会计电算化技术型人才,是中等技术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目标。因此在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实践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指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的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主要是代替了人工记账、算账以及报账这些过程。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学会熟练的使用专业财务软件,进行一些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现在的考试形式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以考证的成绩作为能力的标准,但是并不能反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造成教学质量的降低。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增强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会计专业课中,和电算化相关的就只有中文打字课和计算机应用这两门基础课。这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对于现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来说考证应该也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基本上的教学可能都在强化理论、考取证书上,一旦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对于计算机方面不管是理论还是实操方面都有所欠缺。
2、教学场地所有所限制
现在各大中等职业学校都在进行不停的扩招的工作,在原有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学生数量的增加更给教学设备带来一定的短缺,一般学校的电算化专业的专业课程会与其他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一样安排在统一的机房,这对于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引进设备这些硬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金,直接造成学生动手能力比较薄弱[1]。
3、师资力量欠缺
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大部分都是会计教师或者是计算机教师,在进行了短期内的培训就上岗到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当中来,对于这门专业课程学习的不够完整。还有一部分教师可能是直接毕业就教,一边学一边,教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化、全面化。而对于既懂得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同时熟悉会计方面知识的教师是屈指可数。
4、缺少必要的实践
在现如今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可能所占课程的比例很低,大多数学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或者有很简单的操机试验,这导致许多同学大部分拿到会计证书,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欠缺的,在实际工作当中,没有办法去适应社会对于这门专业所提出的要求。
二、改善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对于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要进行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并且应用的能力为基础,学生希望所上的课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应该对一般企业所能用到会计的一些报表的制作进行重点介绍。其次,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专长的能力是每个企业所看重的一点,所以让学生尽可能的往实用性方面所发展是有必要的。
最后,对于教学内容也要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可能教师有很多年的会计经验这就往往造成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现在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电算化在技能上有什么根本上区别,现在一般企业所要求会计电算化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并通过这种能力加以解决问题。
2、改善设备
由于许多中职学校的一些机房的计算机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一些硬件、系统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但是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对于设备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学校应该在这一方面进行一些有必要的投资,引进新型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并且加大学校以外实训的一些基地,以便能满足不同学科学生的需求量。不会因为学生在机房但是没有设备的情况。
3、构建素质较高的师资队
一方面可以鼓励电算化专业的教师进行进修,攻读相关的一些学位,或者可以学校组织一些培训班,可以邀请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企业对会计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来对相关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学校也可以相应的组织学校的教师去到会计事务所或者一些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或者兼职。第二方面可以聘请几名富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每年设定名额让教师去企业会计部门进行实践。这两方面不仅提高了教师了理论知识,而且又对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4、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一定程度上实践的加强,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将结合的应用能力。首先一定要明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将实际的案例引入教学当中来,通过一定的案例,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灵活的运用到会计电算化当中去,而且会计电算化的案例会应用到大量的会计模拟实验,这会使得学生提前更好的认识这些像凭证、账簿、报表这些。其次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老师可以安排一些这些的课后作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
三、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excel表格应用教学案例
在我们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当中,对excel表格的使用率还是非常高的,我们就以实际的案例作为说明。如某企业要成立一家分公司,需要我们会计人员对内部收益率进行计算,已知投入的总资金量为200000元,并且预计在后续几年当中的净收益为30000元、35000元、40000元、45000元、50000元以及55000元。首先应该在excel中分别输入所投资的总资金金额和这6年中的净收益金额,然后再将鼠标定在A8单元格中,寻找到“fx”函数中的IRR,在对话框中输入公司的总投入资金和净收益金额,就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内部收益率。这样我们只需要输入相对应的数值就可以快速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使得企业财会人员对于数据信息的了解可以更加直观化[2]。
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会计电算化事业不断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应以会计电算化为中心,来加强会计专业听电算化的联系。这门专业可以延伸到每门课程当中去,营造现在高科技与现代化校园文化结合的氛围,对于提高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帮助。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设置更合理化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情况下,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佳蔚,王海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6(6):154-155.
[2]李小翠.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