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的质量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行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现阶段的教学管理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需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果
引言:
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与计划,科学规划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还需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素质发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能够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其有效性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创新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的管理方法,适应现阶段的教育要求。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与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教育管理的模式在不断改进与创新,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我国对教育发展较为重视,并进行了大力扶持,偏远地区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完善,但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偏远或贫困地区的部分教师年纪较大,不能灵活使用较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然后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较低。由于此类地区缺少专业的教师,教学理念也较为落后,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甚至无法改变教学管理的模式,教学管理的效益较差。
素质教育对教学效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能仅重视学生的成绩,仍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部分教师仍然无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模式,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没有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深刻的理解,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
此外还有教学管理缺少个性化这一问题,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就需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规划,而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只是模仿其它教学管理模式,效果较差。不同地区的教学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不仅需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及能力,还需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使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水平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但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有限,因此仍需教师在课堂中对他们进行引导。
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刻的理解,在课堂中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提升教师水平是加强教学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例如可定时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在学校周边设立教师培训工作站,定期聘请市级及以上的教师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此外落实进行帮扶教育,城区的教育资源较为优秀,可使城区的学校支援乡村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乡村学校进行讲课。部分地区也取消了乡村教师招聘的某些硬性要求,部分地区的生活环境较差,因此无法吸引专业的教师到此类地区进行教学,支教教师教学期限有限,而取消计算机等硬性要求可以对专业教师产生吸引力,从而有大批教师进入贫困地区进行教学。
学校还可建立评价页面,每学期结束后使学生和家长共同在此页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在评价结果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为科学的引导,既能够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也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2]。
(二)全员参与教学管理
以往通常是学校的领导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的参与度较低,甚至不参与,此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学校的领导人员与学生接触较少,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习惯与特点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无法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因此需使他们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还应使学校的教职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使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还要保证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学校的所有教职工例如后勤以及门卫人员等都需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例如在每学期结束后可对学生进行采访,让他们选择出本学期最喜欢的教师以及学校内的其他职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录制成视频,此类正面评价可激发教职工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此外还可根据对学生的采访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家长也有密切的关系,家长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最为了解,在制定管理措施时还需尊重家长的想法与意见。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可在校外设立一个联合组织,该组织内包括教师、学校的领导人员以及家长。家长既可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也需配合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该联合组织还可选出一个学生家长代表参与教学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通过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以及联合组织的交流结果,从而提出有效的意见,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能够提升教师的水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以及能力。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心理以及学习特点的了解,使教师与学校其他职工以及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将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金虎.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有效性[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6, 000(004):91-91.
[2]苏卫华.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7):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