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9期   作者:沈菲
[导读] 电力市场化导致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行业,失去了卖方市场的优势。
        摘 要:电力市场化导致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行业,失去了卖方市场的优势。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力企业的增加,导致原本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种供求关系的转变促使电力企业逐渐进行市场化转变,所以,对其营销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营销模式
1当前电力市场经营现状
1.1用电紧张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用电需求也逐渐增加。而传统的供电企业,缺乏应对供电需求在短时间内暴涨的机制,并且其发电供电水平也无法满足大量的供电需求。因而导致供电紧张的局面。同时,电煤的供應量时有不足,限电、断电情况较多。使得电力企业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对电力供应的保障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1.2输配电价格不明确
我国对与供电价格的确定,采用成本加利润原则。虽然表面上看,符合价值规律与市场规律。然而,在当前国内,对与供电成本一直存在争议。之前发生过不少在电价制定过程中,采取虚增成本的方式进行操作,从而伤害到用电用户的利益。并且,还有发电成本主辅不分等问题,使得电价制定,缺乏准确的依据,从而影响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
1.3定位不明确
进行市场化改革后,电力企业应当以企业的形式,进入市场,在市场规律下优胜劣汰。然而电力作为能源性产业,与政府、政策之间的联系,依旧十分密切。使得电力企业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仍然没有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企业负责人有的将电力企业作为竞争性企业,然而亏损时,外界和企业内部都会给予决策者以巨大的压力。而如果将电力企业作为公益性质的企业,以为人民服务为第一位,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无法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面对主管部门考核,也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
2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特点
2.1营销模式发生改变
自从我国全面推行电力体制深化改革以来,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已经转型成为股份制的经营体制,电力企业在自主经营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实际的改革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力企业虽然已经迅速完成向股份制的经营体制转变,但是其电力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型却始终进程缓慢,没有获得实际性的转型与改变。放眼当前不断市场化的电力企业发展环境,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一线生机,需要电力企业加快创新市场营销模式的进程。
2.2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现阶段,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我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电方式上正在大力推广使用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无污染、清洁型的发电方式,代替传统以燃烧煤炭为主的高污染、高耗能的发电方式。尤其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建设,使得我国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电力市场需求发生逆转,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用电荒的问题,但是逐渐倾向于供过于求的电力市场供需关系,也正在进一步加剧电力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而面对竞争不断呈现激烈化、白热化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和构建全新的电价体系,才能够在在环境之下寻求长久稳定的发展。
3改善电力市场化的电力营销模式
3.1建立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
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指的是将当前的市场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等理论相对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的营销模式进行集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综合各种优点的营销模式。综合型营销模式非常注重对企业中的资源进行调动,如产品资源、服务资源以及用户资源等,更好的为电力营销服务。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型营销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当前的电力市场化过程相适应,所以,电力企业在制定电力营销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综合型营销模式中的优点,服务于电力产品的营销。
3.2优化管理模式
由于许多的用电项目存在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处于政府限制的用电项目中,电力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供电规章条例,对客户提交的用电申请材料详细审查,避免客户因不符合用电规章制度被政府强制关停,致使无法正常缴纳电费的风险。另一层面,严格审核和管理用户的资料也是减少和避免企业管理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少用电纠纷的发生就是因为电力企业没有详细审核和管理用户的信息。在用电申请审查通过后,供电企业也要与用电单位签订供电合同,这样一来,防止正常用电过程中发生电费回收难、电费纠纷等电费风险,就算用电单位违反合同,供电企业也能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行使正常回收电费的权利。
3.3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让用户感受到优惠,从而选择该电力企业。优惠政策首先要保证公司的利益,不能一味地优惠,要在公司划定的红线之上开展系列优惠,企业可以从不用用户着手,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用电特点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居民用户可以设定某一时间段的电费较为优惠,对于一些使用电量较多的企业,应该给予电量使用达到一定额度的用电客户,可以实施超量部分电费打折,即电量用的越多电价越低,这样既促进了电力消耗,又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在多家的电力企业的对比之下,使得客户的满意度最大化,最终才能使得客户长期使用电力。
3.4借鉴学习新型营销模式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主要使用和倾向选择的是服务营销模式和综合营销模式。服务营销模式强调用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来吸引客户,以提高用电客户的满意度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拓。综合营销模式是指将市场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等一系列营销模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综合型营销模式。它强调调动企业的产品资源、优质服务资源、客户群关系资源等为电力营销服务。
3.5建立用电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现如今在各行各业中,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已显示出非常卓越的功效。在未来电力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供电企业除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产品以外,还要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体制,建立与电力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客户关系系统,通过一些电力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或单独提供给用户,或与电力销售服务进行捆绑,其主要目的在于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从而有效地挖掘市场,锁定市场份额并进一步创造更大的市场收益。
4结语
在我国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全面深化的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之下,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新时期下的电力营销模式更多的注重用户和服务,必须紧紧把握市场变化规律的同时,在营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市场实时变化而进行调整。只有把握市场规律、以长远、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才能够加强电力营销,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
[2]张俊湖,张文成,郭文军.开拓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电力需求测管理,2016
[3]白杨,李昂,夏清.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
[4]刘彦宏.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
[5]郭强.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