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于丽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于丽滨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传统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中,由于没有结合先进的科学方法,因此无法运用有针对性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身份证号码:45032219871015XXXX  广西临桂县  541199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传统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中,由于没有结合先进的科学方法,因此无法运用有针对性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研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提出六种防治技术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做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致力于推动该地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得以全面的发展,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借助最先进的勘察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地质灾害问题,这样就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出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规避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但是因为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或者是处理技术不适当的问题,往往会增加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所以我们需要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问题以及预防和治理技术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为土木工程各项施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1岩石工程与地质灾害的概述
        人类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改造自然,同时还在利用自然。在远古时代,人类开始在洞穴中生活,之后逐渐挖土造屋。如今,人们已经能建设出数百米的高楼大厦,能建造出巨塔与高坝。这些工程都涉及到地基,进而逐渐衍生出一个新的学科技术,那就是岩土工程。该学科能不断改善和完善地基,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但是缺少环境保护的理念,未能加入地质灾害的概念,这就使得工程出现的很多问题,甚至出现较大的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学是分析、解决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学术理论,无论是工程的规划,还是工程日后的运行中的问题。岩土工程指的是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开挖和加固岩土体;地质灾害指的是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而出现的一种地质现象,既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环境,还影响到人们生活的环境,破坏当地的资源。地质灾害分为多种类型,如泥石流、地面塌陷、山体崩塌、地面裂缝、滑坡、地面沉降等。在我国,很多地质灾害现象都是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面对这一情况需要及时制止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2.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必须要根据山体崩塌、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多项灾害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最好的防治技术。本文根据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准则,提出六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第一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针对中小型山体崩塌情况,可以使用修建明硐以及棚硐等工程进行;第二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的是在山体的坡脚处,设置落石槽,拦截落石并编制钢轨或钢钎栅栏来挡截落石。此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尤其在雨季发生山体滑坡时,达到的防治效果尤为明显;第三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利用支柱,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档墙;第四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通过修建护墙以及水泥护坡等护墙方法,达到护坡的防治效果;第五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可以利用片石填补空洞的方式,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进行填补,致力于防止裂隙、缝、洞由于进一步恶化所导致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要想从根本上避免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和民众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切实的落实灾害防治和检测工作,针对地质灾害工程的建设工作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切实的开展相关防护工程建设工作,从而有效的控制地址灾害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其次,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地质结构进行不断的加固处理,并针对所有的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完善,这样不但可以推动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并且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当下我国使用最为频繁的岩土工程灾害防治措施就是:排水、截水、支护以及遮挡等等,在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诸如:边坡结构出现滑坡可以利用地表排水或者是前端支挡的方法来对地质灾害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对于较为严重的滑坡灾害来说,在执行各类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之前,要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推进地址勘察工作的全面实施,才能够为边坡的稳定、安全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
        3.2滑坡的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滑坡是最常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能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这一灾害。相关人员需要以预防为主,遵从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分析和研究出现滑坡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克制,解决滑坡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控制好地下水和地表水,这样能将水对坡体的威胁大大降低。通常情况下,如果不存在人为因素的话,那么出现滑坡的主要原因就是含水量大。如果可以将水对边坡产生的作用消除,那么就能避免滑坡问题的发生。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第一,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整个滑坡区域外围的地表水,防止这些水流入到滑坡区域内,可以在边界处秀患处一个截水沟,截流地表水;第二,在滑坡区域内修建排水沟,尽可能排除与曲内的地表水,防止这些水威胁到边坡;第三,采用支撑盲沟、垂直孔排水、水品钻孔疏干等方式,逐渐排出地下水。具体应用等方式需要施工人员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防治措施。其次,充分了解边坡的实际情况,改善其岩土力学强度。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渐改善和优化边坡岩土体所具有的力学强度,借此提高整个岩土体的抗滑能力,尽可能减少滑动力。
        3.3锚固施工技术
        某桥跨为地锚式单跨双铰悬索桥,位于山区,横纵梁调转架设,吊索间距2m,主塔钢筋混凝土结构,项目方案非常复杂。针对施工进行分析确定之后,该项目运用锚定系统制作和安装设计,保证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的要求。锚固施工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边坡地质存在的隐患进行施工处理。在锚固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实际的地质情况判断该地质是否可以运用锚固施工。从工程地质学出发,锚固技术适合运用在硬质土层中。运用锚固施工技术需要钻孔,所以需要考虑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钻孔机分为全液压履带式钻孔和轻型液压钻孔机去,前者主要运用在钻孔深度大、需要孔径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后者由于本身灵活轻便的优势,更适合运用在峡谷或者是山谷地区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锚固施工对材料强度要求很高,需要耐腐蚀性等,注浆的材料有水泥砂浆、水泥浆等,必须确保这些材料的强度和原料达到质量要求之后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锚固施工孔径直径偏差约为5mm,浇筑溶液要保证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一旦有地质灾害发生,就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还会给已经完成的工程造成破坏。为此,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按照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标准和规范要求做好一系列施工前的勘查准备工作,对施工地区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类型和程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有针对的灾害规避措施,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防治技术落实到位,从而确保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贾志宏.试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3(13):132-133.
        [2]董章雨.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J].四川水泥,2014(7):306.
        [3]修志超.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4):73-7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