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朱义军
[导读] 摘要:在农作物的种植生产过程中大力应用农艺技术,大力扶持农艺技术发展,并将其积极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实现农业创收,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鄄城县红船镇政府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在农作物的种植生产过程中大力应用农艺技术,大力扶持农艺技术发展,并将其积极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实现农业创收,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艺技术;农业生产;运用
        1农艺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但是,纵观中国社会整体形势,城镇经济差距较大,农村众多土地被闲置,影响了乡村发展步伐。可以说,农业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生活所需,也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基于此,发展农业不仅是顺应社会形势,还能够提高农村经济水平,降低城镇贫富差距,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艺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新型农艺的不断出现与落实,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农艺技术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被国家与政府所重视,农业学者纷纷投入农艺技术的研发中,各项新型农艺不断出现并在农业生产中普及,农作物科学种植,实现了农作物生产质量的最大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价值
        2.1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理论价值
        农艺对现在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农艺的发展是一项综合的学科,它需要结合多个方面的知识来进行发展,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所以在实际的发展中对我国现代农业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使得农业建设更加的完善,找到发展的方向,符合现在社会的要求,提高建设的水平。农艺理论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农业设备、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农业资源与规划设计等等,以此来提升农业的品质,从而增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2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价值
        农艺在现代农业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农艺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指引着方向,能够对预期的效果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农业的发展效率。提高人们的建设理念,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能够更符合标准,农业的生产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现在的农业发展具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将设备和技术都做到位,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农艺技术水平的注意事项
        3.1科学施肥提高生产科学性
        在农作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农作物需要的肥料供给,农作物需要持续的营养供给,防止营养不良而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农作物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施不同的肥料,以达到补充所需要的不同营养,让农作物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才能够更好地生长。在施肥的时候,合理的农艺技术要求适量施肥,根据不同的生长周期来施不同量的化肥,让农作物有效吸收养分,且不会有过剩的化肥,过剩的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周遭农作物的生长,过剩的化肥也对农作物有害,这时候就需要农艺技术人员来制定合适的施肥量,来进行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农艺技术人员的施肥准则。
        3.2适当种植间隙促进农作物生长
        在进行农业栽培时,应该合理设计农作物之间的间隙,以免造成浪费土地的现象,也不会造成农作物种植过于拥挤,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等问题。所以种植农作物需要农艺技术人员进行合适的规划,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土地利用率。农艺技术人员要对采光及控制空气流通等一些措施做出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如果没有达到合适的种植间隙,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种植间隙过窄会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种植间隙过宽又会造成其中杂草滋生的现象,野草过多也会吸收耕地中的营养,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这样会降低农作物产量,使利润无法达到最大化,所以农艺技术人员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改善外部环境增加了作物产量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我们会在很多地方见到大棚生产,这种大棚的作用就是促进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改变其生长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农作物能够更好、更快的生长。可以人为根据作物需求来调节光照时间,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大棚内的环境更加适应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达到更好的生长效果。
        4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4.1无线传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种植业中,无线传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大棚为例,使用大棚进行蔬菜种植时,需要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并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如这些工作由人工来完成,难以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误差。人工监控难以实现全天不间断检测,这样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而且人工进行监控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无形中加大了种植成本。但是通过使用无线传感监测技术将很大程度上降低上述问题发生几率,并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实时监控大棚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从而实现及时地调整,进而实现大棚种植经济收入的提高。该系统的传感器实现对监测数据的上传,判断当前环境是否符合大棚种植要求,在无线传感监测技术的支持下将最终实现农业种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
        4.2可视化操作系统的应用
        可视化操作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以此获取视频图像信息,工作人员对这些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培植方案。由于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病虫害、机械故障以及操作失误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可视化操作系统将最大限度降低上述因素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过监控录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进而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实现农业经济创收。
        4.3科学把握各个环节的要素
        农艺技术涉及内容较宽广,主要涉及从农作物选种到病虫害防治的各个环节。因此,科学把握各个环节的要素,有效提高这些环节的农艺技术水平,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如选苗时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特征来选择种植的品种,并注意科学施肥,实现有机肥和化肥平衡使用。
        4.4制定农艺技术运用规划
        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的特征,制定农业发展目标,按照农业生产需求,进一步研究机械设备,并加快生产技术的研发。要保证农艺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的适应性,确保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的一体化发展,可以通过节约肥料、节能以及节水等技术,来发展绿色生产,并制定农艺技术运用规划,以降低经济投入,进而实现农业生产创收。
        4.5推进农艺技术标准的融合
        当前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之一便是标准化。农艺技术标准融合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为实现农艺技术作业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要加快农产品执行标准化的制定和修改。其次,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做到有主次之分,分步骤推进农艺技术与农业生产标准的融合。农艺实现与农机的要求、作物品种、种植模式等方面的结合,这不仅符合当前农业作业的要求,也将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随着粮食需求量地增加,社会视角更多地转向农业生产技术,当下为了更好满足粮食的需求量,有必要提高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水平。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促进农业工作的开展,应大力探究农艺技术应用措施,以此实现促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技术化以及高水平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帅.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农家参谋,2019(20):12.
        [2]石云.农艺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J].南方农机,2019,50(19):103.
        [3]尚立志.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7):76.
        [4]古丽曼•努尔萨帕.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