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邱美娟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邱美娟
[导读] 摘要: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道路质量,应加强路基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路基结构满足规范要求。
        身份证号码:45240219851215XXXX  广西贺州市  542800
        摘要: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道路质量,应加强路基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路基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以保证路基质量。从施工测量、路基开挖、路基填筑压实、路基排水等方面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确保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简述道路路基建设在我国政府公用工程中的重要性
        由于公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路基工程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性好、耐久性好,能反复承受荷载,所以路基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道路的质量。总之,路基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在路基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当地地质条件,实现路基施工的安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调整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因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漏水等事故容易发生,而行人在道路上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严格控制市政公用路基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要求
        2.1严格把关路基建筑质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全过程中,路基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路基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的整体质量。市政道路施工对路基施工质量没有严格要求,在后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对路基施工提出严格要求。
        2.2路基建设统一规划
        市政道路的建设并不简单,可以进行。道路建设开始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政府财政、交通条件、道路周边设施、现有路面状况等,协调各种因素后,方可进行道路建设。开工后,还要对道路路基施工方案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路基的质量。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环境效益。
        2.3施工人员个人素质要强
        道路施工基本在室外环境中进行。不同的外部环境导致土壤密度和土壤结构的巨大差异,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一些土层密度结构不合格的地区,必须对土层进行加固处理。由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会导致路基质量严重下降,最终影响到整个道路施工质量。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3.1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和后续工作的技术效益。材料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并根据工程施工方案做好配合比。对已报验的底基层进行检查处理。如有局部松散问题,应人工清除,加入合格级配混合料,并提前做好摊铺和洒水。压实度不小于98%,特别是局部软弱路基,压实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工更换材料,并且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基层碎石正式摊铺前2小时,人工清理路基杂物。做好施工放样,恢复水准点和导线基点,根据基层设计宽度确定边桩点,严格控制桩身的设置精度和牢固度,并做好复验工作。满足施工条件后,方可申报试验段填筑方案。竣工后进行总结和施工方案改进,为后续路基工程的正式施工提供标准。
        3.2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完成后,应结合现场情况设置一定的防护措施,对路基进行加固,以避免周围环境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和对路基的破坏。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往往与绿化工程配合进行。在边坡上种植植被,可以达到固土的效果,加固路基边坡,防止自然降水直接冲刷路基,造成内部土体松动。此外,可通过设置特殊防护系统对路基进行防护。例如,聚氨酯土工布混凝土材料用于建造防护板,以防止雨水侵蚀和边坡沉降。


        市政道路工程全长1.8km,设计红线宽度为60-92m,本工程共有两个施工路段穿越河流。为避免复杂的周边环境对路基的影响,在相应位置设置挡土墙,即1号河两侧180m,河道2号桥两侧90m。挡土墙采用L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辅以C20混凝土垫层,与C40钢筋混凝土结合形成主体结构。目前,该项目已投入使用。通过后期观测,挡土墙起到了稳定的防护作用,防止了水流、土石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3.3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排水受自然降水和地下水位共同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专门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和地下水长期浸没路基,影响路面强度和使用寿命。排水系统本身不能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这就要求道路区域的水可以完全排除。常规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为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地上系统的作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排除道路区域内的积水,避免路面大量渗水至路基,影响结构强度。地下系统设计需结合地面两侧横坡边沟和流道的特点,采用预制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隔离带挡雨。地下系统可在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池,辅助路面排水。路基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沟相连,将积水收集并输送至排水沟。地下排水设施应严密、无缝,防止地下水渗漏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例如,地下排水系统应设置在排水能力强的砾石排水系统中。在挖填作业中,可在路基表面设置约3%的排水横坡,做好纵向排水。排水横坡的具体角度应根据路堑断面形状、纵坡尺寸、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施工现场应注意清理散落的石、土料,避免堵塞路基排水。
        3.4接缝处理
        (1)横向接缝。在摊铺施工中,尽量不要中断摊铺。如因事故不得不中断施工时,应设置横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按顺序处理端部混合料,并在靠近混合料的地方设置两根方木。压实后的混合料高度与方木相同,并与方木紧密贴合。方木另一侧用碎石回填3M,比方木高3cm左右,混合料压实。如需重新摊铺混合料,应先清除方木和砾石,并清理底基层。摊铺机返回压实层末端,重新摊铺混合料。如果当天不能完成施工,必须在碾压标高和端部平整度达到标准后,设置横纵断面,次日继续摊铺。
        (2)纵向接缝。摊铺工作完成后,存在一定数量的纵缝病害概率。摊铺完成一定范围后,在靠近边缘30cm的位置很难使用机械压实。铺完一张板后,对压实不彻底或不合格的部分进行挖除洒水,并将后者的混合料一起碾压平整。
        3.5路床填筑
        根据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筑标高。为了使路基边缘具有良好的压实度,每层填料的未测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宽度。填料的压实应在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外用粘土覆盖,封边宽度严格控制在40-100cm范围内。填土表面应设2%-4%的横坡,以利排水。对于封边粘土,应与回填材料一起碾压,使填料密实,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对于转角处,如果使用大型机具不能到位,可使用小型机具手动滚动,以免生死角而遗漏。路基表面压实后,不得有明显的轮迹、沸腾和软弹性,边线应保持平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实度、松铺系数等参数,最后一层土方碾压完毕后,应检查其平整度和标高。检验合格后,恢复地面标高、中桩、边桩。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回填上层土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是关系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已顺利完成,经检查,路基施工质量合格,采用的施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不断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技术水平,满足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1):262.
        [2]李首卫.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11):12-13.
        [3]鲁建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201.
        [4]杨长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6):55-56.
        [5]陈寿亮.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低碳世界,2017(12):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