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成浩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成浩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
        身份证:61232619691207XXXX
        摘要: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比例,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本文先对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进行探讨, 并进一步研究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得到了一个发 展的机遇。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并 且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因而,要注重混 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而提升企业 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2.1 规划性
        对于市政工程行业来说,要从自身出发编制一套有规划、科学的规划方案,可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利用一些先决条件,要时刻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市政工程离不开社会与自然的,市政工程施工也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对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必须把握时机,要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及时解决和预防施工过程 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风险性
        现如今,我国仍然存在一些工程风险,这些风险组要都体现在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还有一些政治、经济、
        法律等造成的风 险。这些风险都是必须要避免的,二期还要制定相关的预防、防治方案, 由此来降低因为风险而造成的工程损失。
        3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3.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而言,主要受到钢筋腐蚀、炭化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还会受到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对于外界自然环境以及荷载变化有着较强的抵抗力。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对于加快我国市政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
        ①在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蜂窝问题,主要是由局部或大部分松散混 凝土结构引起的。此外,混凝土中砂浆较少,石头较多,所以石材内部会有 空隙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比例不合理,就会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如果混凝土没有适当的时间搅拌,或者混凝土没有适当的振动,也会出 现蜂窝状的问题。
        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坑面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或大部分混凝土缺乏浆液、坑洞,进而使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对于这一质量通病而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模板的表面没有进 行清理,或者模板在建造过程中没有浇水。与此同时,如果模板存在缝隙、局部漏浆等问题,也可以能导致麻面问题的发生。另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还可能出现裂缝问题。如果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要 求不达标,将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环节中出现裂缝。
        4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做好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一方面,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具备基本的施工条件。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信息披露工 作,对于关键施工技术要进行沟通交流。另外,施工前还要做好实际试配工作在进行试配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并且这一过程中要对各种原材料的比例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不断提高混合物的强度,降低裂缝、麻面等问题的出现。
        4.2 原材料的选择
        4.2.1 水泥的选择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主要受水泥性能的影响。作为混凝土施工的基础材料,水泥品种及规格的选择,需十分慎重。 考虑到混凝土体积大、表面系数小,水泥水化放热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等特点,在水泥的选择的上,我们需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①混凝土施工水泥用量较大,再加上混凝土施工截面比较大,表面系数相对也比较小,容易造成内部升温较快,形成温度梯度,引发混凝土施工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如果在建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水化热,并且不能进行及时的排出,将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因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并且要确保水泥的强度达标。
        ②矿渣水 泥初凝时间较长,早期化学收缩较大,早强型水泥水化时间较短,热量释放较快,造成内外温差大,所以应尽可能避免选择这两种水泥。
        ③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应尽可能选择有一定膨胀度的混凝土作为混合料配制的材料。
        ④水泥的细度会影响水化热的热释放率,因此水泥的细度 应尽可能降低。


        42.2 骨料的选择
        市政工程施工中所用的骨料(砂、石),应具有品质高、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骨体无有机杂质和盐。当粗骨料选择时,最好使用 自然连续级配的碎石材料,并且要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进行控制。例如,粗骨料的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粒径的 1/4,粒径不应超过配筋间距 最小净距的 3/4。
        4.2.3 外加剂的选择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宜的外加剂,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同时 还能防止开裂等问题的出现。在进行外加剂的选择时,要选用一定量的粉煤灰,进而提升混凝土的防裂效果。同时,还要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以及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活性剂等等,以提升水泥颗粒的分散效应。
        4.3 安装模板
        在铺设混凝土前,应安装两侧模板,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的厚度相等。安装模板时,根据放线位置将模板放置在底层。模板的两侧向底座钻孔,以固定模板。钢的间距一般为 1.0~1.5m,外侧为 0.5~1.0m。曲线和交叉点的边缘应用铁条适当加密。模板底部与基层之间的间隙使用水泥砂浆填充,防止注浆泄漏。用水平标尺检查模板顶部的标高,如果不符合要求,将进行调整。施工中要经常检查模板的平面及标高,并严格控制。 增加模板的稳定性。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应涂脱模剂、废机油等防粘结剂,以便拆模具。
        4.4 装设传力杆
        安装模板后,在需要传力杆的伸缩节位置安装传力杆。伸缝传力杆 的安装方法是在接缝板上预留一个圆形孔,以便传力杆通过。在接缝板上有木制或铁制的压力接缝条,在接缝板旁边有一个延伸的接缝板。传力杆的位置和间距由伸缩缝模板挖出的 u形槽控制。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钢托架上,将支撑脚插入底座;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结束处设置伸缩缝,传动杆的安装方法采用顶模固定。传动杆长度的一半通过刚性端挡板固定在横向定位模板上。浇筑时,先将下层混凝土混合料铺好,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再将上层混凝土混合料浇筑在正传动杆位置后。浇筑邻接板时,取下顶板木模型,设置接缝板、木镶件和传动杆套;搅拌混凝土时,应掌握混凝土结构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加水量,并根据实测的砂石含水量调整搅拌过程中实际用水量。混凝土运输至路面施工现场进行铺装、振动、找平,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和施工温度确定。为防止灌浆渗漏和离析,混凝土应覆盖或采取保温措施,卸载高度应低于1.5m。如果有明显的分离,铺好时要拌匀。
        4.5 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比例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环节。搅拌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原料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另外,在进行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搅拌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的缩短输送过程的时间,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4.6 摊铺与振捣
        混凝土均匀铺设后,采用板式和插入式振动器对混合料进行振动。 层厚度不超过 22cm,振动必须避免碰撞模板、传动杆。平板振动器必须 重叠 10~20cm。振动器应该在每个位置停留足够长时间。平板振动器不应小于15s,插入振动器不应小于20s,以振动混凝土混合物。当混凝土不 再下沉,不再起泡,不再被水泥浸透时,混凝土就会振动,但不会过度振动。在振动中加入人工找平,振动工作应在混合料初始设定前完成。
        4.7表面整修
        采用滚筒滚压法将路面平整、料浆提升后,立即修改表面。表面修 补,先用大抹子大致平整,然后用铁板拖曳,小抹子细平,最后用牵引带 水平拖曳数次,然后再用小抹子精细找补,以满足平整度要求;为保证行车安全,高速混凝土表面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因此,混凝土表面找平中心应沿垂直路面横坡方向拉直或开槽。深度为 1~2mm,拉毛或槽的间距要均匀,毛坯表面颜色要均匀。
        4.8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浇筑振捣是混凝土制作的主要环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①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散热,以避免和减少裂缝;②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应该控制在25℃以内,及时的测定、了解混凝土的温度状况,以便根据具体状况进行施工,控制混凝土温度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途径。混凝土成型后我们经常会发现混凝土有时会出现麻面、蜂窝、孔洞、裂缝等问题,这些大多都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良一起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政工程的外观,而且对其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重视混凝土的振捣问题,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9 良好的温度控制和养护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温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条件恶劣,那么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冬季施工时最好在中午进行浇筑,并且要适当加大混凝土中粉煤灰以及矿粉的比重。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与养护工作。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相应的草垫与薄膜,并且 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在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内不能出现较大的荷载变化,以免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5结束语
        在目前的市政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运输、搅拌、浇筑和振动、养护工作的管理,进而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名天.加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策探讨[A].中国建筑,2016∶4.
        [2]陈智林.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D].北 京:北京科技大学,2018.
        [3]张伟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北京建筑出版社,2016,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