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袁晓芹
[导读]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备有效性,还符合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课改要求,更是可以促进小学生素质与修养的提升。

山东曹县曹城街道办事处第六小学      袁晓芹  274400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备有效性,还符合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课改要求,更是可以促进小学生素质与修养的提升。但是要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各个小学语文教师所头痛的问题,而本文就是针对在此种情况下,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在我国小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就是语文。语文教学不仅能对小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进行有效地培养,更是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到目前为止,很多的教育专家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且强调了只有为小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完全遵照教学大纲进行,并且对于课外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从根本上讲,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采用保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而言,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写作、阅读等各个层面的学习内容中进行提升。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完全依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才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提升的方式,并且在许多时候,小学的教师往往并不会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培养目的,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然而,语文试卷是死板的,题目也是有答案和答题技巧的,这些都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为了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教授学生做题技巧上,并且教学内容也会受到限制。
        从这一角度看,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花费语文教师大量的授课时间和精力,但创新能力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效果,这也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
        (二)过于注重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的广泛性应当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但从实际的教学中不难看出,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走出课堂去感受大自然,进而在大自然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实际上也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一直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学习将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学生的感知能力也会出现相应的退化,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也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无法寻找到机会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能够拥有多种思维方式,以多种角度去观察一件事物,或者去思考一件事情,不能够被一种思维禁锢住,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才能够逐渐培养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如今的小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拥有较强的网络搜索能力,并且接受知识的方式也逐渐变为碎片化。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使得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容易造成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种互联网知识的碎片化也会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碎片化的知识,破碎的知识的积累能够有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接受多种多样的知识能够帮助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设备为学生进行课件的讲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电子课件为学生扩充有关于作者、文章创作背景等重要的课外扩展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利用互联网进入深入学习。
        在互联网的知识海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并且往往一个微小的点就能够带给学生启发,从而创作出不同的作品。语文学科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层面,尤其是对于作文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因此,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知识进行知识面的扩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并且一些互联网的信息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利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
        (二)组织多种活动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多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机会。因此,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或者将课堂教学时间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中小学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文学作品分享会,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利用课堂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同学。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中,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利用这种机会互相交流想法,帮助其扩展学习的思维,增强语文的知识面,进而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小学的相关管理者也应当支持语文教师组织多种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
        除了组织校内的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举办诗歌比赛。诗歌是最富有创新性的文体,尽管诗歌短小,但是却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真正放飞自己的思维,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去描绘美好的未来。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而不是以一种禁锢的思维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葛姝姝.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31.
[2]谢宝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55.
[3]卢文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76.
[4]张玉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37-38.
[5]张玉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