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防范研究 徐铭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徐铭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其所涉及的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图纸设计、施工人员安排、质量检测等环节均与整个工程质量存在紧密联系。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其所涉及的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图纸设计、施工人员安排、质量检测等环节均与整个工程质量存在紧密联系。而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内容,通过采用高效、科学的管理措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实时关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进而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降低或减少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迅猛发展,但是伴随着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也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在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出现一些较大的安全事故,带来不必要的人员与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在现如今建筑行业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安全风险与防范工作刻不容缓,成为现代建筑企业能否拥有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1.1施工环境因素
        建筑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建筑施工在大部分时间是露天作业,而且建筑产品体积较大,具有整体性特征,不能进行分割,建筑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使得建筑施工与当地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是野外作业,建筑工程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制约,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多建筑是高空作业,发生事故损失会更大,有时还会造成路过行人和车辆的受损,修复和重建将会更加困难。另外,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施工技术、不同的施工材料与结构都会对建筑产品质量带来影响,即使工程项目看起来差不多,外观设计、建筑结构都相似,但是建筑基础也可能不同。建筑产品的复杂性使得其在产品完成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1.2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若想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安全监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严格把控,保障此项工作的高效开展。目前来说,安全监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对工程项目危险源和施工阶段等的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没有高效落实此项工作。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若想实现危险事故的有力防控,必须要做好相关危险源的精准辨别和风险级别的科学评定等,进而实现危险源的有力把控。然而此项工作没有高效开展,风险管理难以高质量落实。
        1.3施工企业的问题
        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调换建筑材料,用看似与原材料相似的劣质材料,为的是提高利润,而这么做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建筑的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如果出现坍塌或倾斜等问题,会造成大面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还是有许多建筑企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职业的道德、不为他人考虑。除此之外,建筑公司很同意忽视对员工的管理问题,甚至有的员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忽视对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因此,建筑公司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规范来约束施工行为,导致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普遍存在。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规避措施
        2.1加强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控制安全风险
        规范建筑工程市场是解决监理行业问题的关键。仅仅只是整个市场建筑监理企业之一的某一企业是很难改变全局的。但各个企业都可以通过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内部制度,来影响整个监理市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在发展中只有不断地完善它及其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实现。以国家建筑工程建设法律、行政法规、行业标准为依据,编制一套属于监理企业的项目安全监理责任制度,将国家要求监理企业所承担的各项监理安全职责通过责任制的建立层层分解落实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监理项目部的每个人都清楚各自应承担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人人都熟悉掌握岗位监理安全职责后,才可能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监理工作,做到各尽所能、各施其责控制项目安全风险。
        2.2建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监督流程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应该建立安全风险监督流程,按照“风险预估、事前控制、重点监控”的风险监管模式对现场施工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将风险管理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两者深入结合起来。施工现场是否能够达到可控的安全状态,和监督员是否对主要危险点进行监督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监督人员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升安全风险的监管水平,一定要将日常巡查、内部督察、专项检查以及专业抽检等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安全监督。具体操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准确对施工安全进行辨析以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监督计划是严格建立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工艺、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完全熟悉的前提下的,这样才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除此之外,一定要严格要求现场的监督人员熟练掌握安全风险辨析的方法,要对关键的风险点进行迅速有效的辨析,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所以说,相关的监督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
        2.3严格审查施工人员的施工资格,以保证其能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和风险操作,就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作为监理人员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查工作,以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能够胜任该施工任务。同时,对于施工人员定期进行的培训和学习,监理人员要组织进行考核和检查,以此才能确保施工人员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施工流程,以此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施工的安全。
        2.4定期组织监理人员培训
        监理行业是整个建筑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从事监理行业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监理单位不断加强从事监理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教育,从而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应对的技术能力,监理方需要将这些安全教育进行常态化推广。对于新入职的技术人员,监理方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基本实践操作,提升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2.5做好风险管理流程的把控
        安全监理工作中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要做好风险管理流程的把控。具体如下:①构建危险源清单。实施安全监理工作前,做好类似工程资料的收集,进行安全风险的统计和分析,按照安全生产要求以及风险管理流程,制定危险源清单,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②实施危险源控制。在具体实践中若想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把控,要注重现场环境和安全风险因素的把控。基于危险源清单,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性。③制定安全救援方案。因为建筑工程现场环境极为复杂,若想实现全面有效的把控存在着难度,因此为减少安全损失要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的把控力度。
        结束语:经济不断发展,对建筑行业管理有更高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做好分析和指导是重点。根据监理管理的实际要求,进行施工环节掌握,本文以施工安全监理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的施工经验,提出施工前安全监理、安全监理事前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的具体防范措施,实现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华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22):83-84.
        [2]顾浩.探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居舍,2018(36):125.
        [3]陈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论述[J].建材与装 饰,2018(29):152-153.
        [4]金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数字化用户,2018,24(19):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