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江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当前的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高质量管理和顺利运行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其高效性能帮助管理人员对施工要素和项目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信息化一直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未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定能实现资源优化的配置和信息共享,为水利工程的进一步现代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1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
跟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投资较大,涉及的领域较多,需要建设单位结合多方面考虑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建设目标和实际情况对整个项目进行动态管控。例如,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充分考虑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完善的建设目标,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项目的整体和部分进行模拟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可以说,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节省整个项目的能源消耗,有利于成本控制[1]。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 施工数据信息采集
在建筑体系逐步完善背景下,水利工程功能属性也在发生改变。同时水利工程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也发生着改变,因此为确保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施工人员需要采集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从而为后续项目稳定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将水利工程属性特征量化成数字化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整理,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有效性。
2.2 施工数据信息分析
完成数据信息采集之后,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考虑实际数据采集总量较大,对此技术人员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并且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其中潜在价值,将此类信息汇总成单独数据库,为后续施工过程推进奠定良好基础。需要注意任何施工数据信息在分析前都需要校验其正确性,防止错误数据干扰水利工程后续施工稳定性。
2.3充分利用和共享信息资源
水利工程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要完善信息资源网络,使信息能够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使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工作时,要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日后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更高的利用。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3.1数据库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对庞大而又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管理技术包括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管理。目前来看,数据库技术逐渐发展成对象型数据库技术,一方面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还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从而使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处理工作更加简便可靠。以后对存储数据库分类、改正以及编写和查阅时,基于数据库施工管理系统即可快速而又简便地将其查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2]。
3.2地理信息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三维空间图,及时对地理情况以及动态信息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握,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对模式分析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合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和空间数据信息。
现阶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其中优点是可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不仅是国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而且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数字扫描技术
数字扫描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数据进行汇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对现有施工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将汇总数据统一输入到主处理系统当中,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该应用技术最大的使用优势就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并且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找寻施工环节的衔接点,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操作过程的施工水平。
4完善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的途径
4.1 推广进度管理软件
目前项目进度管理软件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频繁,发挥了重要的价值。项目管理人员借助进度管理软件能够充分了解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对项目整体进行动态把控。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软件的相关功能,制定项目的管理目标和进度审核标准,加强项目建设的各阶段成本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进度管理软件操作简便,功能性较强,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非常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其中具有资源平衡技术,能够实时反映出项目的资源损耗情况,为管理人员的统筹协调提供完善的参考依据[3]。
4.2 提高软件自主研发力度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国内相关企业对软件的研发力度不足。为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加大软件的自主研发力度,结合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建设目标,完善软件的相关功能设置,要摆脱以往对国外软件的依赖性,以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为导向,对相关软件进行优化升级,突出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特点,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性与适应性。
4.3 完善网络管理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依赖稳定的网络环境,因此要强化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保障网络系统始终处于平稳的状态。相关技术人员要注重对工程内部网络的全方位监管,重点围绕软件账号、管理软件、IP 地址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故障和问题。管理人员要与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密切地沟通交流,了解当前网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4.4水利工程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要想积极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必须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集中体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此项工作[4]。
(1)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以及采集平台的建立,实现全程数据化管理和应用,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始终处于信息化技术的分析和监控中。
(2)信息数据的使用和监管部门要高度强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安全管理级别,有效加强信息安全的防护力度。
(3)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时刻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最终有效发挥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作用。
结束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应用到了产品的生产中,我国的工程建设也在向信息化模式进行靠拢,水利工程作为当下我国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也在经历着由传统向信息化管理进行转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丽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0):115+117.
[2]王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5);107-108.
[3]黄智丰.浅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63.
[4]黄晓东.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及发展趋势[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