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气自动化当中的接地和保护等方面内容越来越关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环境下,国内的电气自动化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同时部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在此种环境下,进一步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全面地解决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故障,成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人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和条件限制,需要我们加强对接地技术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应用的重视程度。为了保障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接地技术的选择,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致力于为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2 电气接地技术
2.1tn-s系统
TN-S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当建筑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通常进线采用该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了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电气连接。中性线N带电,PE线不带电。该系统完全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对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时,一般智能建筑都采用这种接地系统。
2.2tn-c-s系统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按照组成方式的不同,tn-c-s系统基本可分成两大接地系统,一是tn-c系统,二是tn-s系统。通过研究可知,电气自动化系统内,tn-s系统在中性线与接地线接地后,就不允许再与所有电气进行连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中性线多数不会带电,因此tn-s系统的实际应用,促进设备稳定性能的有效发挥,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使人与物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不但如此,我国还需对特殊设备接地引线进行充分的应用,引出接地体,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准确合适的接地电阻,确保电子设备获得相应的基准位。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我国大部分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对tn-c-s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并且受到电气行业的高度重视。
2.3TT系统
TT系统一般被称为三相四线接地系统。常用于来自公共电网的建筑供电。TT系统的特点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荷平衡与否,在中性线N带电情况下,PE线不会带电。但是因为公共电网的电源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智能化设备的要求,TT系统因此很少被智能建筑采用。
3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保护的措施
3.1直接接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住房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从而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个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会在一些智能建筑中应用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一般情况下来说,自动化设备与通信设备一同存在,这也对电气自动化中的电气保护技术以及电气接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维护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工作人员应把控好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运行状态,始终让系统处在准确性以及安全性较高的状态。换言之,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气接地保护工作时,电子设备中的输出数据以及输入数据,需要结合实际的能量需求进行转换,并根据逻辑信号以及模拟信号进行调整。同时,施工人员可以把微电位以及微电流当作平台,它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输入输出以及逻辑动作,从而保障电气设备能够在网络环境中稳定地运行。
另外,施工人员在使用直接接地这一方式进行电器保护时,需要选择截面绝缘较大的铜导线,在进行连接工作时,需要将电子设备直接接地,并把另一端连接电位。这种方法能够保障电源以及参考单位的稳定性,同时还减少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的几率。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施工人员在确认导线之后,不可以将导线连接到PE导线或者是N导线上,避免接地故障的产生。
3.2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是指在系统设计和安装工作中,使变压器中线得到正确的连接的措施。其中,在工作接地期间,接线盒(接线端子)为基本的施工要素。接线盒设施一般包括屏蔽设施和抗静电设施,因此,它的作用在于屏蔽和防静电效果十分突出。在施工场地进行工作接地配电操作时,接线盒需被储存在机柜中,这种做法为实现工作接地的可靠性提供了安全保障。另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配电中,为了防治接地故障,应注意将接线盒避免与地线进行连接。电气设备如果处于高压运行中,采用中性点接地,可以提高地电压的稳定运行状态,同时方便对工作场地产生的零序电压偏移等现象进行控制和处理,中性点接地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电压平衡。在维护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工作接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系统安全运行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和保护作用。
3.3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在现代化智能建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闭路电视、通信自动化系统、保安系统、办公自动化以及消防报警系统等,都离不开电力系统。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上述设备和系统内部的电气自动化等级水平较低,耐压力等级也相对较低。因此,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关注到此类系统较高的防干扰要求。针对此种情况,我国某地区的电力系统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重复地认识到了反击或者串击等雷电问题,对于系统整体的干扰,以及对于电气设备所造成的损坏。在进行系统设计以的过程中,当地电气自动化的工作单位,着重将电气功能自动化效率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根据实际的工作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规定。同时,在接闪器当中合理地纳入针带组合,实现了网格和屋面的金属设备连接。
3.4屏蔽与防静电
接地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当电磁与静电作用形成干扰时,接地设备能有效预防此种干扰,避免给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提高电气保护效果,降低接地故障发生率,应将接地设备外壳与PE线进行正确连接,找准PE线与屏蔽管线的两端位置,于此处连接导线中的屏蔽接地线。为保证室内屏蔽效果,应充分做好多个PE线的连接处理。一般情况下,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静电的产生与移动摩擦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电子设备防静电干扰效果,应当保证接地设备实现良性应用连接,保证电子设备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改善电子设备工作效能。在此基础上,将接地设备与PE线进行正确连接,尽可能选用电阻较小且防雷接地电阻独立的接地设备,将交流工作节点电阻控制在4Ω以内。需要注意的是,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可超出100Ω,以免影响电子设备防静电干扰的整体效果。
4 结束语
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将影响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质量和效果。接地故障主要是由于接地和导体之间的意外接触。接地故障可分为建筑物配电线路使用过电流保护作为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连接点,这可能导致过电流保护的电流增加,从而导致过电流保护装置误动。如果建筑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不能科学设计,严重时会导致建筑接地故障甚至触电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岐山.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5):201~202.
[2]陈利富.高层建筑电气施工及接地保护措施的探究[J].科技风,2018(6):97.
[3]王振朋.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问题浅述[J].江西建材,2018(2):170+173.
[4]朱发智.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8(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