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促进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土建工程项目进行开展时,一般在地基情况不太优良的情况下多会用到桩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桩基础的概念、桩基础技术的类型以及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质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探究
1 桩基础的概念
桩基是通过将支撑平台和桩基连接而形成的一种组件,并且是一种能够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静载荷的桩基。桩是垂直或对角安装在地面上的基本元素,用于通过低负荷土层和水层将桩荷载传递到更深,更硬和更坚固的土层或者水层,为了达到稳定建筑物基础的目的。
2 桩基础技术的类型
2.1 人工挖孔桩技术
桩基础技术中的人工挖孔主要是再灌注桩施工中利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这一技术能够更好的凸显施工效果,但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对于环境的污染虽然不太明显,具有一定的经济环保性,但有由于所用的人工较多,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操作风险,对于该技术的使用,需要相关人员保持较好的专业性。不仅要详细的计算流量,确定挖孔进的规模和大小,还要将环形的钢筋圈设置在桩孔的透水层中,完成混凝土回填施工作业,在此环节中工作人员应当秉持着负责的工作态度,结合施工工序和正确的方法进行作业,避免工作中出现人为失误,导致后期的基础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2 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主要运用电动机进行震动,产生垂直于地基方向的作用力,随着打击的不断持续来达到强化地基密度的主要目的,在开展建筑土建施工时,如果振动时间过长,地基的紧实度会逐渐的提高,但在实际施工,时应当保证振动位置处于固定状态,并且对此进行多次震动,在土层中逐步完成压桩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桩基进行轻锤时,要避免位置出现偏移,导致后期振动质量出现误差。该类方法一般适用于黏土和软质地质中,具有较好的基础施工效果。
2.3 静压力桩技术
不同于别的桩基础施工技术,静压力桩需要运用配套的桩架和自重进行施压,一定的反作用力将预制桩打入到土层中,实际的土建施工作业中能够通过该技术形成良好的抗冲击作用,除了不震动和污染小的优点以外,其操作容易且能够使工作人员快速地掌握施工技术。在各种优点整合情况下,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该技术。但由于会使地基的土层受到破坏,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结合地区建筑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时要停止该技术的施工作业。
2.4 旋挖钻桩技术
旋挖钻桩技术比较先进,企业操作效率较高,噪音污染较小,对于成孔质量和深度的特点要求性较高,因此在土质砂性和基层地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由于该技术对于旋转的钻头选择要求较高,相关人员在进行技术运用时应当选择好配备的工件,避免后期在实际作业中出现设备匹配不良情况,影响基础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
2.5 灌注桩
在建筑中通常使用的打桩方法之一,是在将施工技术应用于现场浇筑的桩。对于特定的施工,可以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将混凝土倒入预桩基础的孔中,采取浇筑混泥土的形式来改善桩基础的施工。对于混凝土施工,根据设计人员和现场情况,施工人员将在埋入的管道中打孔并打桩。桩孔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将现成的钢筋笼放入桩孔中,通过混凝土注入法将混凝土注入钢筋笼中,等待直到混凝土安装完毕,然后将浇筑的桩放置到位,同时工人必须及时完成施工。在建造特定的桩孔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当前常用的成孔方法包括机械成孔和人造成孔。在施工的一定时期内,如果施工现场的土壤结构为黏性土,施工单位必须通过人工孔的形成来施工桩孔。
机械钻孔法的特点是效率高、高精度的,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土壤结构,通常用于沙质和粉土壤土中。如果在形成特定孔的过程中发现了地下水现象,施工单位将要求工作人员除去地下水,以免由于桩基工程中的地下水原因而影响桩基工程的整体质量。
2.6 截桩
在本工程中存在部分无法将桩身完全压入土中的情况,此时,工程人员需要进行截桩施工。截桩时需要对桩顶标高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截桩后的桩顶高度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在应用静力压桩技术时,静力压桩的作用力作用到土建工程基础结构的土层后,基础结构土层就会出现破坏。施工人员在进行静力压桩施工时,应确保施工流程的流畅性,避免中途停止施工,确保施工土层的连续性。同时,施工人员要针对连续施工进行专门的预控,即做好有效的防护与合理的设计。施工地层结构的温度和强度与施工人员的操作专业性密切相关,从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与成桩效果的角度,工程人员应严格控制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每一个施工环节,从压桩机就位、桩身对中调直、压桩、接桩以及最后的桩头切割环节,都要确保操作科学、细致。
3 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质控措施
3.1 桩基础的施工准备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将主要预制在原地。但是,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原因也有很多,应该综合、实用地确定混凝土桩的基础和实用的方法。只有选择正确的桩基施工方法,才能保证桩基的质量。因此,在挖孔之前,必须在桩基础周围安装防护围栏并添加安全网和其他设备,以防止工程因普通货物坠落而停滞。最后,挖孔过程需要实时监测孔中的氧气和有毒气体,以避免因氧气含量过低而引起建筑工人的休克。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了解施工细节,并必须确保没有泄漏或松动等问题。
3.2 现场勘查工作
在施工准备阶段现场勘查完成后,应当注重施工前的人物立准备工作情况,全面合理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确保桩基础的施工效率能够达到方案的具体目标。为了降低桩基础施工风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清理好现场的杂物,避免现场障碍物,导致后期工程施工时影响场地的整体平整度。另外施工方案应当制定全面的过程管理措施,审核施工工艺和技术流程时应当具备良好的科学合理性,在后期评估和确认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在符合施工方案的前提下才可进行投入使用。
3.3 做好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挖孔施工中,必须首先组织技术人员检查重要参数,例如桩的高度和位置,以免发生错误。同时,对孔进行清洁,然后再检测孔的直径、孔的深度、密度和沉积物的厚度。结合工程设计检测桩支撑的深度,以确保支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挖工作中,施工人员还必须成功地检测和控制桩基的承载力。在检测时,应根据桩基的具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A级、I级设计的桩基、或者地质条件复杂且桩基结构质量不可靠的情况,请使用静载荷方法来检测桩的承载力。另外,在压实工作中,通过连接方法进行打桩工作,并通过修复方法对桩基础进行保护和处理。如果桩在下沉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应及时点按此方法再次进行。这样可以确保对整个桩基进行适当的补偿,以避免承载力不足和其他现象,从而确保建筑的桩基结构的质量。
4 结束语
桩基的施工技术在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必须注意桩基的施工质量,正确理解桩基的内容和基本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并前期准备各项技术工作,掌握结构细节。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有必要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检查土壤是否漏水或松动,最大程度地减少卡钻和偏孔以确保地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一广.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06):101+103.
[2]张紫敏.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17):75-76.
[3]郑玉芳.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5):3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