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陈达
[导读] 近年来,建筑工程的发展迅速,工程规模扩大,施工难度增加,这也导致施工活动面临的一些安全风险增大。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的发展迅速,工程规模扩大,施工难度增加,这也导致施工活动面临的一些安全风险增大。虽然安全管理已经在很多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渗透,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作为管理人员来讲,就需要对目前的安全形势有所认识,立足实际对安全管理予以不断的优化,为工程建设构建优良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分析
1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作用
        (1)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做到切实防护。在任何经济活动中,人的切身安全都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工程建筑施工具有较高的潜在安全隐患,需要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给予相关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权,做到对个人生命安全的充分尊重。(2)减少工程事故引发的工程质量和工期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因素对工程的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安全问题可能导致的工程事故,引起工程施工进度的停止,给一些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工程造成质量隐患。此外缺少安全防护,也会给工人的施工条件造成限制,使得工人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正确合规操作。(3)对工程单位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根据工伤进行赔偿,导致企业的额外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问题可能导致工期的拖延,给施工项目的整体成本管控造成不利影响。
2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
        (1)人员管理。项目施工人员是将设计图纸最终转化为实物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配置;其次,对各个岗位、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章的宣贯,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在施工人员中树立防范意识,杜绝隐患。(2)设备管理。施工设备存在一定的盲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的风险隐患,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除做好日常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之外,还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做好定期检查,做好使用登记,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避免由于设备问题而影响项目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3)原材料管理。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原材料对项目安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质量上,原材料质量差必然会降低工程质量,对工程安全不利,因此要求从采购、运输、进场及保养等环节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
3.1没有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也不同,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也没有按照国家下发的有关规定,来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导致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虽然有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由于建设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建设工地还是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从而使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3.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力度不够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1)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2)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工作无明确责任。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没有落实,导致许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虽然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设置了安全管理小组,但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明确责任,导致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小组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没有真正发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小组的作用,造成建筑施工现场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4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管理制度,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发展情况的全面分析,对管理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一方面,对现场施工人员约束性的管理,使现场施工人员自身能够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规范性实施。另一方面,可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各项施工问题,采取科学措施的有效解决,降低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例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还会对相关机器设备的使用,对机械设备的操控,需要人员专业技术,并有相应的上岗证,才能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应用。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在维护过程中针对老化部件的及时更换与处理,避免机械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2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要全面的提升,能够有序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对于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想达到这一标准的要求,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工作来组织进行: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就要全面开展现场管理团队的建设,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切实提升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此外,要按照现场的施工具体状况,逐步的建立和完善符合工程现场管理需要的规范、标准,以更好地促进工程总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想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要从现场的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出发,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消除现场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设备的管理和控制,要进行性能的分析,及时淘汰一些老化、故障频发的设备,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从而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达到最高水平,满足现场施工的进度、质量标准的要求。
4.3增强施工现场设备安全投入与管理,保证机械稳定运行
首先,需要确保施工现场中所有的设备机械质量达标,全面落实设备设施进场检查工作,对其合格证、说明书、生产日期进行一一验证,确保有关资料的齐全性,保证其满足施工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对所运用的机械设备要记录在案,对于会危及施工安全的设备和材料,不但要停止使用,还不能转卖出去。建筑施工现场应组建管理小组,设立设备管理岗位,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从业资格证。机械设备的运用要落实三定制度,所谓三定其实就是定机、定人以及定岗,切实依据相关标准展开作业,杜绝违规行为,更不能在设备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加大对施工设备巡检力度,制定巡检周期,定期开展巡检工作,增强设备维护,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工作。
4.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要想安全管理取得实效,对安全事故有效防范,那么就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的相关工作,确保对现场的一些安全因素实现有效的控制,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①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施工现场,要对现场的物料堆放、警示标志设置等等,都需要进行检查,确保物料堆放稳固,警示标志设置齐全醒目。②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行为实现监督。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前,就需要检查其安全设备的穿戴情况,必须要完善穿戴安全设备,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而进入施工现场后,要持续落实监督,避免出现私自摘下安全设备的情况。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情况。③要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对材料的使用、机械设备运行等全面监督,确保施工作业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5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率,相关人员需要在明确安全管理重点的基础上,重点从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等方面入手,以此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为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开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周建兵.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49.
[2]姚浩健.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装饰,2019(11):89-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