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民用建筑坍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建筑一旦完成,便无法再更改,所以若要提高民用建筑的质量就必须要在民用建筑的施工阶段合理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因此,工程质量控制对保证工程质量极为重要。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引言
民用建筑是一项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保证民用工程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如今,国家大力重视民用建筑的质量,民用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决定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质量控制措施的意义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民用建筑的施工技术
1.1建筑结构中的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的施工中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分析与构建,与实际施工条件结合后确定好施工技术。民用建筑结构中,对于上下楼层之间的结构布置上,需要分析好楼层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墙体的总体刚度、结构的抗压强度等。民用建筑在结构上一般在建筑下层多建筑柱体以支撑上层建筑,下层的建筑的柱体需注意选取的材料刚性较高。建筑结构符合建筑的主要使用功能,上层建筑与下层建筑之间通常设计转换层,以达到减小建筑楼层较高对建筑质量的影响。
某地区建筑物由于地形的限制,对于建筑的结构要求更高,对于带有地下建筑的民用建筑物,在施工中要注意地下建筑部分的稳定性,墙体的剪力要求更为严格。转换层的高度设计上需要综合建筑的地形等方面考虑,在设计上完善民用建筑的稳定性。
1.2混凝土中用料的比例调节
在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用料比例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用料比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提升,从而保障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混凝土用料比例调节主要是指混凝土水泥的用量与水的用量比例调节,一般来说,二者的比例稳定在一个稳定的数值。混凝土在使用中应该保证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并且水灰比也要符合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调节一方面是依靠调节水泥的强度,另一方面试依靠调节水灰比。
1.3后浇带的控制措施
民用建筑的施工中,需要注意梁与板之间的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选取需要符合工学设计原理,使得后浇带的宽度适合整体建筑需求。后浇带的位置一般选取在较易形成变形的梁板之间,且在反弯处设置使得受力符合要求,控制弯力与剪力的大小。后浇带的宽度选取上,一般在一千毫米以下而不小于七百毫米。
2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问题
2.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中国民用建筑工程计划经济影响着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然而,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在不断改变和发展,对工民建施工管理而言,原有的施工管理体制已经很难达到其严格的标准。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违反施工原则,受利益驱使,只追求工程进度,忽视质量监督,这样对整个施工质量的评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对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管,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2未切实落实管理控制工作
在民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对于管理和监理工作的控制并没有正真的落实到位,比如:在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中,审批和讨论的环节完全被忽略不计,严重缺乏,对施工设备以及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没有严格进行审查和控制。在交代施工及技术时,关于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的原则没有对其进行严格遵循,在重要的管理和控制上严重缺乏其意识,对施工效率和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并最终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威胁,给后期的建筑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材料的控制
控制好基础的施工材料。材料质量控制砂及砂石地基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碎石、砾砂、卵石等材料。所用的材料内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施工质量控制内容砂石的级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或试验确定。人工制作的砂石地基应拌制均匀后再行回填、铺设、捣实。在铺设砂及砂石时,如地基底面深度不一致时,应预先挖成阶梯形式或斜坡形式,再以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3.2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被控制和管理。施工监管者要严格施行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从而根据这个标准采取相关的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的内容还包括最终的施工检验程序,通过检验找到施工成果和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再根据这些原因,开展有效的维护措施去完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
3.3创造优良的施工环境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质、天气、风向、污染等,而自然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比如雾霾、冰雹、台风、暴雨、高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管理者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条件,结合环境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施工环境加以改进。特别是在施工工地,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工程,比如混凝土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以及高空作业等,必须做好季节性施工的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建筑受到冻伤、干裂、冲刷、胡塌等危害。同时,施工监管人员应该不断修缮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加强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措施,尽量减轻施工产生的危害,防止其对环境造成影响,提高施工管理标准,使施工程序走向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实行文明施工。
3.4管理制度的执行
对各部门的公路施工管理技术的更新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进行最有效的施工管理的技术使用方案。在公路施工企业的公路施工管理技术管理中,要建立完整的公路施工管理技术管理与更新团队,时刻监控公路施工管理技术使用的实况信息,并且要做到应对在公路施工管理技术使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企业要鼓励员工终生学习,注重培养技术管理与更新团队,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要活用公路施工管理技术的过往数据与信息,分析数据与信息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提升的空间,完善公路施工企业公路施工管理技术的手段与方案,并且将公路施工管理技术与公路施工设备保养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
3.5提高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整个工程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的高低与民用建筑的质量切身相关。但是建筑工程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对于每个人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要进行严格考核。不能让一些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不过关的施工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出现纰漏。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每个建设项目的具体施工工艺不同,对工程师、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一线工人进行不同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然后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有了合理的培训考核机制,施工人员就会有压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使得施工质量也有了保障。
结语
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总体上需要从民用建筑的设计出发,综合施工期间的实际情况调节,使得民用建筑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宗海峰,潘珊.高层建筑中后浇带施工几点处理方法——哈尔滨市工程大学博士后公寓工程施工实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2]张德才,于海滨.试论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3]张淼.建筑冻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