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邓伟栋
[导读]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程建筑的方式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缺陷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预防,就会导致建筑行业费用的增加以及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摘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程建筑的方式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缺陷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预防,就会导致建筑行业费用的增加以及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如果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缺陷较大,甚至会影响整栋建筑的安全结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相关单位的品牌企业形象,还会导致该行业无法在我国大面积地推广。因此,文章主要就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引言
        目前,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程建筑这一方式已经与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不相适应,同时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弊端也日益凸显。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全新的建筑施工工艺,利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提前制作建筑结构构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合,其具有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由于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工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所面临的质量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2 装配式建筑的含义与特点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物,在建筑领域得到了的大量应用。装配式建筑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因为高效便捷的施工优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应用。装配式建筑主要利用预制部件在工地进行装配,因此,又称装配式建筑,其有着很丰富的类型,也对应着不同的特征与优势,施工时应围绕现实情况进行选择,让施工建筑正常开展。通常而言,装配式建筑有如下特征,首先,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结构或零部件在工厂预制加工,然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关键部件通常包括:阳台、内外墙板、空调板等。正是由于这些优势,装配式建筑开始备受青睐,但是,其施工时还有不少质量问题,所以,急需重视对待。装配式建筑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将不同的预制构件吊装、连接或现浇,从而形成建筑,使其具有全面的使用功能。装配式建筑离不开提前加工、运输与施工现场组装等诸多环节,所以,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要求都很高。现阶段,国施工技术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缺乏完善的施工与评判体系,所以,无法确保施工质量,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3.1 连接件问题
        连接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装配式施工环节中,连接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无法判定灌浆是否饱满,进而导致灌浆口被灌浆完全堵死,这就使施工无法正常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判定灌浆是否饱满的主要依据就是观察混凝土是否从预留的孔洞处流出,但是管道内部的实际情况却无法通过直观有效的方式来检验,因此施工人员常常无法掌握灌浆的饱满度。并且,工厂生产零件时,有时会因操作不当导致零部件内部堵塞或者是保养人员没有及时地将灌浆孔清洗干净,这都会导致灌浆孔的堵塞现象,进而使现场的灌浆工作无法进行。此外,在所有的连接件中,套筒连接错位也是常见的施工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仔细核对施工图纸,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2 平板安装问题
        转角板本身体积较大而且厚度不够,很容易折断。一般来说,吊装时会将转角板两边回折,这样会导致自身破损,平时保养中,因为操作不规范又容易改变转角角度。同时,外墙板保温层很轻易断裂或脱落,这些都是因为外墙面材料不统一造成的,一般而言,大部分外墙板的构成是保温层、外装饰面与结构层,一旦它们互相不兼容,很容易出现断裂与脱落。
        3.3 管线或构件预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在管线或构件预埋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一些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构件预埋管发生堵塞或者脱落,从而导致预埋构件位置发生偏移,这将对施工现场穿线造成很大的障碍。

由于预埋管线连接不到位导致的管线堵塞或管线、预制构件固定不到位导致的脱落和偏移都会引发上述问题。
4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4.1 强化设计,避免在施工现场组装细小零件
        要想达到装配式建筑最理想的施工状态,必须将经常出现的装配零件与现场安装的冲突降到最低。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将不必要的现场施工改为由工厂在制作时一步到位,将其完全组装完毕,然后再通过科学、精密的计算,将预留管线的位置和洞口的尺寸与工厂施工的零件进行精确的匹配。这样,当工厂将零件全部输送出来之后,现场的施工人员只需要进行简易的拼装组合,这就可以使安装问题发生率降到最低。但是,要想完成这一点,就要对施工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精密的仪器对现场需要预留的钢筋或者是管线位置进行检测,避免当零件送到施工现场后,由于与预留的管道或者是钢筋的位置产生冲突,进而导致无法安装。
        4.2 增强管线定位埋设的准确性
        实现预制构件管线的准确对接,是解决管线埋设缺陷的根本举措。要实现预制构件管线的精准对接,一是在加工生产预制构件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相关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管线的定位和预埋,并反复检查和复核,确保预埋的准确性。二是确定管线位置后,要通过绑扎、焊接等方法,及时对管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养护、振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移、错位等问题。三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保护管线孔口,避免在灌浆过程中,因振捣幅度过大,或者浆体溅出,引发孔口堵塞。四是施工人员要定期对管线的通畅状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4.3 提高质量规范,推进技术研究
        定制构件时,应制定一些重要的参数标准,验收合格后才能出厂。运输时也应结合诸多因素制订科学的运输计划,保护比较脆弱的构件。进行现场组装时,还需结合建筑特点简化施工环节,不但要让建筑结构整体安全,还需尽可能提高效率。此外,最重要的需要推动核心环节和重要问题的技术研究,比如,怎样更好地使建筑面临地震情况。
        4.4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所以,选择与采购材料时要注重审核:(1)严格根据施工要求选择材料;(2)运输材料时,应通过一定的防护手段尽量防止二次损害材料;(3)实际施工前,应二次检测材料质量,合格了才能继续投入使用。
5 结束语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都被当作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历程中最具良好示范效用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予以一定的重视,及时建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评估制度,以此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进步奠定基础,并借此推动政府单位完善相关法规条例,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政府单位的监管以及协调效用,及时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装配式关键技术问题编制出应对方案,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效,促使建筑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以全面展现,进而推动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纪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9(06):21-22.
[2] 张天明,刘庆乐,李明,王业群.装配式住宅质量控制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03):61-62.
[3] 范海颜.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策略研究[J].门窗,2019(05):89+91.
[4] 闫帅平.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居舍,2019(08):185.
[5] 徐杰,王嘉,韦康.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