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机械制造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的机械加工设备运行质量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强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避免设备运行问题对机械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加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
引言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技术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经济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为更好地发展,企业应加强其管理工作,确保这一基础却又关键的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这一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其重点内容为预防维修以及维修保养的有机结合,以预防维修管理结构,精准的依据设备的作业状态而确定其维修的时间,完全依据设备的型号,对其重点的位置实施相应的维护以及管理,确保设备的故障出现率有效降低。此外,企业也需进一步加强有关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技术、维修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健康、良好地发展。
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发生故障的类型
机器故障的定义是指机器的机械性能损失。根据不同的观点,机械故障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可将机械故障划分为递进故障、突然故障、混合故障;从故障后果划分为功能故障、参数性械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相关故障和非相关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或性质,可分为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根据故障的危害程度来说,可分为一级故障、二级故障、三级故障和四级故障。
弄清楚机械故障的类型,才能根据故障的原因、性质以及故障对机械性能、参数等的影响,制定出可靠、适宜的维修措施,如改进检修、预防性维修、事后维修等,以避免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使其更高效、稳定地运行,从而达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2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管理现状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机加工设备本身具有局部复杂的特点,整体价格相对较高。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没有充分有效地执行相应的规范规定,造成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和控制,使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因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影响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如果相关单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改进,就会逐渐增加安全隐患。
2.2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机械生产过程中,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上没有按照标准流程实施操作,不仅仅造成机械设备的非正常磨损,甚至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对机械加工设备使用流程的掌握,在经验、素质、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1],缺乏应急能力。加之企业领导人员不重视,片面提升机械加工产品数量,忽视机械加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理,导致企业的机械制造流程缺乏监管,安全管理形同虚设,没有专职技术工作人员对机械操作燃人员的不合理操作行为给予纠正。
2.3设备的保养工作不充分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于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加工设备维护以及保养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始终坚持以最低的设备使用成本为最佳的生产方式,过于注重产品的生产进度、效益等。此外,在维护管理中,企业的管理理念不够先进,管理工作人员认为设备不需要进行维护,在正常运作情况下,设备都未出现故障。其次,部分工作人员为尽力完成生产目标以及任务,让加工设备超负荷地工作,进而提升生产效能。其次,企业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未能进行及时地解决问题,导致设备中的部分零件过度耗损,进而使得设备故障不断地增加,不利于产品的正常生产。
2.4设备维修技术能力偏低
近年来,随着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工设备种类越来越多,且设备结构与功能繁杂,更新速度较快,加大了设备维修难度。大部分企业维修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偏低,且工作经验不足,需要在资历较深员工带领下完成维修工作。因此,企业整体设备维修技术水平偏低,不利于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另外,这些资历较深工作人员在接触新设备时,遇到的维修问题也很多,降低了设备维修工作效率,且维修后的设备性能偏低,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影响较大。
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策略分析
3.1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机械制造企业领导层和一线生产工人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不重视的现状,改变重生产轻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陈旧观念。由于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危害生产安全和生产工人人身安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隐患,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是无数惨痛的教训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危险,安全比安全更重要。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安全工作不能有一丝懈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2做好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点检工作
开展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则是其中的重点,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对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企业就有必要对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开展有效的点检工作,尤其是针对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重点部位,更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点检工作。例如,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通常都会使用到多种不同类型的刀具,而刀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必然回出现磨损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对刀具的容易磨损位置加强检查,并对磨损实际的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的刀具可以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安全事件,保证产品质量。
3.3增强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针对工厂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设备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技能等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科学、有效地操作以及维修加工设备。在对工作人员实施培训前,要根据企业的整体生产工作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落实培训内容。因此,企业可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以及技能两大方面进行培训,以统一的培训方式,邀请专业的技术骨干为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进行适当的实际操作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地提升维修工作人员等的实际应用能力,确保其操作规范,增强专业技能素养等。培养技术骨干形成技术小组,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以及解决。
3.4设置机械制造加工监督管理机制
考虑到工作散漫、操作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设置监督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员工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监管,起到双重安全监管作用。除了人工监督管理岗位设置以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利用摄像头采集员工行为信息,以此监管其安全操作及维修操作是否达到标准。这种监督管理方式,不需要达到现场,在计算机显示屏前即可查看信息,实现全方位机械制造加工监督管理,根据视频信息,纠正员工设备操作规范,同时还可以指导设备维修工作,有利于机械制造加工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语
本文围绕浅谈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通过信息整理分析,总结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日新月异,其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难度。所以,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就要积极分析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企业自身的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王琦.探究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9(09):160-161.
[2]王琦.关于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9(08):167-168.
[3]赵永华.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0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