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混凝土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其要点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刘勇
[导读] 混凝土以高强度及良好工作性能的特点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摘要:混凝土以高强度及良好工作性能的特点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及其使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建筑工程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点
        混凝土施工主要作用于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等部分,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量非常多,且混凝土密度也相对较大。混凝土工程施工如未能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或是施工技术将容易导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后所形成的大体积混凝土存在各种缺陷进而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改变,混凝土将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施工空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结构特点,合理选取与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
二、现代混凝土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分析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现代混凝土工程建设一般对基础施工要求高,尤其是对施工整体性的要求,并且经常需要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此需要大量、连续的混凝土供应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克服混凝土间断施工易形成施工缝等问题,但是由于施工基础体积较大,浇筑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易破坏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避免裂缝产生,并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和抗侵蚀性能。
        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动性和粘聚性,通过输运设备不断的搅动,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确保混凝土施工性能,摩擦力小;常选用性能稳定的硅酸盐水泥。科学试验混凝土不同配比的性能和强度,并结合施工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确保施工的强度和性能。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大小和性能都有严格要求,并适当掺加减水剂等外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和粘聚性。
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模板施工技术要点。(1)模板清洁。混凝土施工所有模板主要分为木模板和钢模板。对于木模板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后清除模板内积水,保证模板缝隙的紧密并接。如果仍然存在缝隙,则用塑料条或者纤维板进行封堵,防止漏浆现象的产生。对于钢模板采用脱模剂进行涂刷,并保证涂刷均匀,避免漏刷现象的发生。(2)模板检查。在混凝土施工前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模板的尺寸、模板位置、模板垂直度、模板接缝及模板支架等,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保证混凝土施工安全。例如模板发生移位,要立即停止浇筑,并进行有效修复。(3)模板拆除。

依据工程的承重模及其侧模的实际情况明确模板的拆除时间。如果不是承重模,在混凝土浇筑3~4d后,且混凝土的强度在2.5MPa以上,就可以在保护混凝土的条件下进行拆模工作。如果是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的时候就能拆除。保证模板拆除时间,防止模板过早拆除现象的产生。
        2、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设计是保障混凝土工程建设顺利施工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其包含了水泥用量、掺合料、外加剂和砂骨料等材料的选配。首先从水泥用量的确定来看,水泥用量的适当减少将有效降低水热化,在设计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应根据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一般需要经过几十组的试配之后才可以最终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其次,对于其他材料的确定,一是可以掺加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二是本着节约水泥用量的原则,掺加较多的1级粉煤灰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
        3、浇筑振捣施工技术要点。(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检查钢筋和模版,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条件,同时还需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浇筑的过程应该尽量连续,如果必须出现间隔,则要尽量的缩短间隔的时间,以保证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复施工。较注重应该经常观察和整改钢筋、模版等设备的变位现象。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2)振捣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振捣是使混凝土能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使其获得最大的均匀和密实度。振捣分为机械和人工振捣两种,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或者采用的是塑性混凝土的时候才会使用人工振捣的方法。振捣过程应该快插慢拔,均匀的选择插点的位置,以防出现漏振的情况。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中,以免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
        4、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工程的养护要点主要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表面失水,过去混凝土泌水量大,一般采用二次收浆,然后开始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没有泌水,如果风大或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表面很快就会出现裂缝,必须在终凝前再次抹面闭合裂缝。保温措施是混凝土养护中最重要的步骤,该措施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需要严格控制养护期间各层面间的温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需要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且加强其施工技术要点控制,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所以对混凝土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心舒.探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
[2]凌承晓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微[J].装饰装修天地,2018
[3]李俊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