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高层建筑也在朝着多用途、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建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要求和功能,对柱网布局和结构形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实际建筑设计中,改造层为适应结构形式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技术研究
前言
因为当前全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功能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施工技术———梁式转换层技术。在施工技术手段上,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物下部结构,要求有效处理结构问题,达到减轻下部结构压力,保证结构合理性的目的,并针对建筑结构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因而对此进行研究。
1 梁式转换层的概况
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设备)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设备)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设备)转换层。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转换层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空腹桁架式、斜杆桁架式、箱形和板式。另在房屋设计中如上下两层平面功能不同,亦对楼板墙体等进行结构加强,做转换处理。梁式转换层是转换层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传力途径为墙(柱)—转换梁—柱(墙)的形式,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和清晰的特点,相比其他转换层结构,梁式转换层的优点在于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及设计,且造价低,为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此转换层结构应用最为广泛。
2 主要施工技术
2.1支架及模板施工
在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审查高层大厦的实际情况,并与之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杆、斜撑、扫杆等施工要点的受力影响。在斜拉筋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地面与斜拉筋的夹角小于45度,以保证模板与斜拉筋的紧密配合效果。在设置对角撑杆时,选择在支点处放置相应的凹槽,以确保对角撑杆的稳定性。其次,在梁的施工技术改造中,应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排架假定;二是立杆、扫杆施工时,梁底上端与梁底内外缘采用扣件连接,防止滑动。
2.2钢筋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转换梁结构中,涉及到的钢筋种类很多,尤其是主筋分布密集(两梁之间的差异处密集度最大)且长度较大。如果一根主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到其他地方,这样就必然导致拆除再返工,浪费材料,拖延工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将钢筋提前翻样精准下料。具体操作如下:设计移交方案,结合有关文件要求和实际施工特点,确保移交符合有关要求,为施工提供可靠保证,接头处主筋的实际设计是进行弯曲和锚固,以此来降低施工难度。
2.3钢筋连接
梁式转换层中使用的钢筋种类繁多,在不同位置放置时,其应力变化很大。
以梁为例,作为关键受力部位,在连接梁主筋时,应采用最可靠、最牢固的施工方法,如冷挤压连接法,具有可靠、安全的优点,减少了对钢筋的损伤,但缺点是施工难度大;电渣压力焊连接方法,主要用于柱筋与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连接;闪光焊主要用于连接柱筋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此外还用于连接主梁腰筋、主梁筋和板筋,其余部分钢筋连接则多采用绑扎连接。
2.4 混凝土浇筑
要尽可能在白天进行混凝土施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不间断施工。在浇筑方面,要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处理,将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300~500mm,间隔2h左右浇筑下一层;振捣要按照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振捣器插入时,要严格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处理,直至混凝土材料泛浆。在此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插入点位置,保证其处于振动棒半径1.25倍以内。如果梁柱节点的钢筋材料过多、密度很大,在振动中则可能存在无法插入的情况。对于该情况,可以通过钢扦插方式处理,使用橡皮锤敲打梁柱侧模,同时辅助以人工振捣方式;在楼板位置混凝土材料浇筑中,除了在梁位置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施工外,其余部分则可以应用平板振动器进行处理,以垂直浇筑方向振捣处理。在平板振动器应用中,需要以成排的方式施工,保证不同排之间具有较好的搭接效果,避免漏振情况的出现,保证在密实度方面能够满足要求。为了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除了在柱墙筋外对标高标志进行注明外,也可以通过钢筋材料制作控制件,以此实现对板的厚度的控制,保证该参数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泵送施工方面,在以常规方式进行操作的同时,首先,在布管方面,需要同施工缝留设情况及顺序情况配合。在管道泵送前,需要对泵体与管道进行送水湿润处理,在必要时,可以在泵管上覆盖湿麻袋,以此降低混凝土材料温度。其次,在泵送中,需要溜槽同泵管间的配合,以此控制泵送冲击力,避免影响到锚固筋。最后,要控制好混凝土材料入模温度,该参数将直接对混凝土温升产生影响,也是转换层施工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项内容。
3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注意事项
3.1 确定抗震等级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梁式转换层施工之前,根据建筑的具体高度地质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确定建筑物需要达到的抗震等级。根据抗震等级来对转换层上下部分的抗震能力进行设计,避免出现转换层抗震能力不足的情况,埋下安全隐患。对于竖向建筑来说,转换层部位的抗侧力要高于上一层的80%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3.2 重视转换层结构平面设计布局
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抗震系数,还不能忽视转换层的平面设计布局工作,做到实用和美观的统一。在进行平面设计布局工作时,为了保证外部的美观,在技术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降低竖向构件的使用。现代建筑的设计已经不局限于建筑物的实用性,也在不断的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展现独特的建筑魅力,所以在转换层的建筑施工中也要注意结构布局的美观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施工技术一直在提高,技术水平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技术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部分,其施工技术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注意施工技术的选择,了解其施工技术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超.探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
[2]陈妹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安徽建筑.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