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途径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陈志伟
[导读] 当前我国的给排水事业已经有着稳定的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的给排水事业已经有着稳定的发展,不过在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仍然需要做出突破,必须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前提下,加强水节能。文章会综合用水现状以及多层住宅的建筑给排水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节约。本文对市政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相关同行参考。
        关键词:市政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措施
        1 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1 节能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水资源是否能够永续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建筑过程各个环节尤其是给排水工程中每时每刻都消耗着大量的水资源,如果不采取节能节水技术,可能导致水资源大规模短缺,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节能节水技术的运用刻不容缓。
        1.2 建筑给排水节能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加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利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合理利用了水资源,还减少了有关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3 节能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依赖生存的基础。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使得部分地区用水十分紧张。节水节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在目前现有条件下,充分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 给水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的重要性
        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可持续发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对生态水资源进行保护以及大力提倡全民节约用水,而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设计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这一目标对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社会发展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在我国由于大多数物资严重短缺,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同时政府单位等方面要起到带头作用,将节能措施有效地运用到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中。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将节水降耗运用到其中,降低给排水设计工程的能源消耗,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的降低了能源消耗,这样既符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需求,同时又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进行市政给排水设计时运用节能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市政建筑给水排水应用的现状
        3.1 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
        目前,我国各种建筑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除了人为因素之外,也存在着给排水系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节能环保意识较差,不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节能环保理念未运用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之中;系统有些零部件质量不高且年久失修。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给排水系统发生渗漏、滴漏等问题。
        3.2 给水系统超压
        在对建筑给水系统进行具体设计时,相关人员并没有对节能减排思想渗透其中,给排水系统还长期在超压环境当中运行,这就导致给水管经常出现渗透问题。
        3.3 排水管道配件在连接上存在问题
        相关设计人员在对排水系统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排水系统当中,所使用的管材不符合标准,长此以往,会导致排水管道出现渗水现象,不但产生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还导致人们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对于排水系统而言,大部分是在地下隐藏的,若出现问题,很难处理,因此在对排水系统进行统计和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节能减排理念,促使排水系统得到优化。


        4 市政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分析
        4.1 进一步完善、优化热水循环系统
        市政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常常会因为诸多方面原因导致热水循环系统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没有考虑多环路阻力问题,热水管网设计缺乏规范性、合理性,没有和电器设计或者施工工艺配套等。应该大力推广应用其他的一些节水节能技术,比如热泵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污染或者浪费土壤以及水体。可以选择采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指在土壤中埋下盘管,将盘管中流动的介质作为载体,或者以表层地下水作为载体,向水源热泵中输送地温热源,通过能量转换后就可以在冬季输送热水,而且水温大概在45℃-65℃。
        4.2 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
        在建筑供水系统中,卫生器具以及相应的配套配水器具是最直接,也是最终的使用单元。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也慢慢开始引入国外先进的节水卫生器具。6L座便器在我国正式推广的时间差不多有10年了,目前我国也正在大范围推广应用4.5L水箱节水型,而且也在逐步完善相应的使用标准。其次,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也在积极采用红外感应开关、延时自闭阀等效率更高的节水器具,同时也在积极推广一些具备条件的市政建筑。其次,阀门、水龙头等卫生器具配套器件也在积极推广具有一定节水功能的器件,比如泡沫口水龙头、充气水龙头以及两档冲洗阀门等都可以节约20%左右水资源。
        4.3 积极推广节水型管材
        对于市政建筑给水系统节水情况而言,管材的管壁粗糙度、耐腐蚀性能以及卫生性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镀锌类等管材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差,如果应用于生活给水管道,不仅会出现管道堵塞、泄漏、腐蚀等问题,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大量繁殖致病菌,进而污染水质,出现“黑水”、“黄水”、“红水”等问题。其次,如果管材的耐腐蚀性能不佳的情况下,在管壁结垢后,内壁会变得粗糙,大大增加管网阻力,这样就会导致超常加压,使能量浪费。因此,现代市政建筑建设中应该大力推广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等复合材料管材以及UPVC、PPR、PE等塑料管材,这些新型的给水管材都具有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
        4.4 合理应用管网余压
        市政给水管网的余压通常基于0.15pa-0.3pa左右,基本上可以符合地上3-5层左右以及地下各层的供水要求。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市政建筑只有对地下用水采用直供的方式,其他建筑用水部分都采用加压给水方式,这样直接浪费了市政管网的余压。目前,市政水压供水系统中比较常用的供水设备是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这种设备最大的优点是在用水高峰期,针对水压不足的地方可以自行补压,这样就可以将管网余压充分利用起来。而且普通泵体从室外管网直接抽水的过程中,应用该种设备可以有效防止外网压力下降,而出现外网负压的现象。其次,高层市政建筑供水系统应该积极采用竖向分区的布局方式,每一个分区的最低配水点地方的静水压最好应该在0.45MPa以下,如果有特殊情况,也不应该超过0.55MPa。结合相关的实践研究发现,如果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超过0.15MPa,则水龙头的流出水量会显著增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水压浪费。最后,如果市政建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并联给水泵分区,将减压阀设置数量尽可能减少,应用支管减压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节水的综合效益。
        结语
        总之,给水排水工程是市政建筑施工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消耗水资源的重要内容,只有切实做好节能措施,才能使得市政建筑施工及应用活动实现环保节能目标,才能促使市政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市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人员,系统掌握当前该系统中存在哪些有悖于节能环保理解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方案予以应对与解决,从而显著提高给水排水系统对各种能源的使用效率,最终切实提高市政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刚.节水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7(07):166.
        [2]王智.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78-79.
        [3]许燕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探究[J].福建建材,2016(01):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