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对于企业的效益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对企业价值造成影响。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差异化是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也需为企业量身定做。基于此,本文依据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及设立必要性,在分析企业价值与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财务管理目标设定应与企业价值观趋同的观点。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网络以及云会计不断发展的社会潮流下,企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做出改进,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如何,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上,更是体现在企业价值是否得到提升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子系统,是否能科学合理的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极其重要,这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长远发展水平,会对企业价值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面对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加,当代企业亟须确立能够反映企业价值、创造企业价值、保护企业价值与企业价值观趋同的财务目标。
一、企业价值与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在金融经济学领域被定义为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为贴现率进行折现的现值,在管理学领域,企业价值则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利益相关者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价值的衡量更多依赖于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同企业根据其选择的不同商业模式,在企业价值上会有不同的体现,并且,为了长远的发展,企业价值还应包括顾客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现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
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人员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及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用自己本身的价值观去进行对比、衡量,然后进行取舍、选择关于“如何生存“的更好的准则、观念、主张。因此,不同的企业往往会树立不同的企业价值观,通常有诚信经营价值观、品牌价值观、创新价值观等。
二、财务管理目标不可替代作用与特征
不同的企业因其所处行业、战略目标等的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企业价值,但是,无论什么形式的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与成果,选择恰当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促进企业价值不断提升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具体而言,其一,导向作用不可替代。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较为重要的财务活动,是协调企业各个部门财务关系的主要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二,激励作用不可替代。企业为员工明确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的能力,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价值;其三,凝聚作用不可替代。对于企业而言,各部门之间良好的相互协作有助于企业良好运营,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引导所有成员向着同一目标努力从而提升企业凝聚力;其四,考核方面作用不可替代。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绩效考核以及相关部门业绩考核的主要标准,该目标的确定有助于对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促使各方面工作高效实施。
虽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企业不同而异,但是其自身特点、内在规律具有共同之处。财务管理目标特点主要表现为:(1)统一性。财务管理目标需要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互统一,要兼顾协调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且实现最终的经济以及社会目标,保证相互之间的协同性发展。(2)可操作性。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前提与依据,通过将以往的经济指标进行合理分解,开展绩效考评等活动,使得相关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计量优势、可追溯优势以及可控制优势。(3)层次性。
企业内部对于不同的业务,一般都具有不同的财务目标,这些目标之间会形成一种网络,相互之间共同促进和发展。此外,具体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样一来,财务管理目标也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三、与企业价值观趋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样式呈现
企业价值观因企业的不同及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与企业价值观趋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设定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性质与特点,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除了重点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尤其是监管者的强制性要求之外,还应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企业所有制性质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企业具有不同的所有制性质分类,例如国有、国有控股、民营、混合所有制、外资、中外合资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天生具备不同的功能,受到不同法律法规条款的约束。因此,在制定企业目标及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到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影响,具体分为三大类:(1)以国有控股为主的企业,设定的企业目标及财务管理目标在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最大化的基础上,还要均衡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企业员工、债务人等)的诉求,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保证国民就业率及社会稳定等。(2)民营企业,企业目标及财务管理目标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主要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主要导向。(3)涉及外资控股的企业在符合国际法律的前提下,不仅要考虑到主要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价值观会呈现出明显差异。撇开企业所有制形式来看,在企业发展初期,经济特点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的失败风险很高,为了更好地针对市场进行开发,企业会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营业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很少,然而企业发展初期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地开发产品与市场,因此在企业初期发展阶段,筹集资金数量最大化、开拓市场是企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企业价值观是诚信经营及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进入成长期的标志是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重点关注管理层、核心员工、重点客户及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部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会尝试采取各种方式与竞争对手展开市场争夺,力求夺取市场份额最大化,此时的企业价值观及财务管理目标会随着企业阶段性业绩目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改变。进入到成熟期的企业应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平衡企业内部各方势力的利益均衡,同时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战略高度重点关注,这一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将不再局限于公司内部,而是考虑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设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将随之改进,以满足当前实际工作的要求。最后,处在衰退期的企业则更多考虑股东如何退出、企业债务重组等,企业价值观将更多关注如何挽回损失或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四、结论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大数据、云技术等高新技术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特点,正确选择财务管理目标,全面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维护自己的社会责任,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形式,优化选择相关的财务管控目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与企业价值观趋同,从而促进企业向着长远以及稳定化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安治民,杜朝举.论企业价值观的驱动力及其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9,(04)
[2]刘赫男.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导报,2016,(20)
[3]曹闺秀.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当代会计,2017,(07):29-30.
[4]黄丹阳.探究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J].财会学习,2019,(33):30+32.
[5]唐于.基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