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杨明钰
[导读] 近几年,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不断关注和重视

         摘要:近几年,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计算机网络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个人或企业的切身利益,为个人或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关于“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探讨”这一话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能够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1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1 网络系统自身漏洞引起的安全问题
         通常情况下,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一系列的漏洞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系统本身自带的漏洞问题;二是由于硬件出现故障而导致的系统漏洞问题;三是由于用户下载和安装了病毒软件而导致的系统漏洞问题。从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漏洞问题的原因上来看,不难发现系统漏洞问题是可以人为控制和预防的。但是,相比与前两种原因,最后一种原因一旦出现,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破坏力非常大,因为部分不法分子会借助病毒软件对系统进行攻击和入侵,用户的重要信息被从而窃取和泄露,进而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网络黑客攻击引起的安全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黑客可以采用隐蔽性的攻击方式,破坏计算机网络信息,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与此同时,由于网络黑客的攻击方式比较隐蔽,计算机网络分析工具难以有效地检测和识别网络黑客的攻击行为,如果计算机网络信息被网络黑客入侵和窃取,将会严重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
         1.3 网络病毒感染引起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诞生出了大量的病毒,这些病毒的出现,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除此之外,病毒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可复制性特点,可以在计算机的内部程序中进行传递和蔓延,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问题。与此同时,一旦病毒成功的感染了计算机,那么病毒就会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不仅导致计算机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而且计算机存储的机密数据将会被窃取和泄露,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崩溃或瘫痪。
         1.4 网络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使用者缺乏最基本的网络信息管理意识,存在计算机操作不规范现象,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难度。例如:部分用户由于没有做好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防范和管理,造成计算机系统出现漏洞;部分计算机管理人员缺乏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出现丢失和泄露问题等等。
         2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1 防火墙和安全检测系统的合理应用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效果,需要不断地修正、优化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还要采用网络技术不断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1)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病毒软件恶意篡改计算机网络信息而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的丢失,通常离不开防火墙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通过利用这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断恶意信息的发送和传输,从而很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
         2)防火墙技术主要采用隔离方式,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保护。目前,防火墙技术凭借着高效性、便捷性、实用性的应用特点,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通过将防火墙与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病毒的入侵,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效果。


         2.2 利用网络加密技术,防范黑客的攻击
         1)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发挥网络加密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网络信息环境的强壮性和安全性,为确保网络信息能够安全、稳定的传输创造良好条件。
         2)通过利用网络加密技术,不断地修正、优化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网络信息是在经过安全认证下进行传输的,从而提高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要采用信息加密的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和加密处理,从而避免网络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3 杀毒软件的安装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导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出现一系列的漏洞问题,造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通常情况下,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主要包含几种:分别是蠕虫、木马和间谍软件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杀毒软件的安装与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计算机系统被病毒入侵和攻击。例如:在计算机上安装金山杀毒软件,通过利用金山杀毒软件,可以保证客户端与“云安全”进行有效的连接和通信,并采用实时监测的方式,不断地查杀和净化计算机网络系统环境,从而有效地阻断恶意软件的入侵和攻击。
         2.4 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
         1)要提高计算机管理员的网络维护意识和网络管理能力,不断地提高计算机管理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以保证计算机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需要提高个体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视度,个体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数据的安全特征,并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手段,做好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2.5 加强日常网络防护
         由于计算机传播病毒的方式极为广泛,且快速,广大普通网络用户应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若病毒遭受木马入侵,将会对网络系统造成极大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系统故障或瘫痪。因此,加强日常网络防护十分重要,首先,普通用户在浏览网络信息时,若发现不明广告或网址,请谨慎点击,进而保证网络安全。此外,在登录自己家的网络时,可通过设置密码的方式,禁止他人使用,而公共场合,商家也应设置较有难度的密码,降低网络安全隐患,从而保障计算机平稳运行。其次,个人的使用的U盘等硬件设备在插入单位的电脑时,需确保该硬盘无毒,避免将自身U盘的病毒传到单位的电脑上,从而给单位带来不该有的损失。最后,设置网络安全防护机构,加大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对单位的网络进行定期杀毒,从而确保文件无病毒。
         例如,某网络公司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网络病毒,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公司员工的U盘不能插在公司的电脑上,而文件也应在确定无毒后方可点击,通过多种手段,有效的保障了公司的网络安全。
         3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是保证个人或企业重要信息不被窃取和泄露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效率和效果,必须要加强防火墙和安全检测系统的合理应用,充分利用网络加密技术,防范黑客的攻击,还要重视对杀毒软件的安装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计算机网络信息被泄露和窃取,从而为不断地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发挥出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哲毅.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7):45-46.
         [2]翟丽.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85-86.
         [3]李慧.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7):214;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