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228
摘要:叉车是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作业、集装箱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频发,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也不断受到社会群体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而叉车是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减少事故发生,应当重点研究分析叉车安全事故成因,为事故分析技术研究提供可靠保障,保证叉车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叉车设备;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1.叉车的类型
从当前的不同行业中看,叉车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区分,根据动力装置进行分类有蓄电池叉车、内燃叉车、手动叉车;根据结构形式进行分类有平衡重式叉车、插腿式叉车、侧面式叉车以及前移式叉车;按照操作方式进行分类有坐驾式叉车和站立式叉车;按照装卸货的方式进行分类有货叉式叉车、抱夹式叉车、前移式叉车以及平台式叉车。叉车都是以前轮作为支撑点,促使叉车的重心与荷载的重心保持在平衡处,就如同跷跷板。叉车的稳定性还会因为叉车的重心组合而形成一种组合重心,在叉车空载时重心会维持不变,在承载后重心会因为叉车与荷载的重心而组成发生重心改变。门架的前倾、后仰以及门架的起升、下降都会促使荷载的重心发生改变,同时也会间接促使组合的重心发生变化。
2叉车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2.1叉车常见事故种类
叉车常见事故类型包括碰撞事故、挤压和剪切事故、倾翻事故、物体坠落事故及其他事故。碰撞:叉车在行驶过程中,因环境、司机或行人、叉车本身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叉车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叉车之间碰撞的事故。挤压或剪切:人员被挤压在叉车与叉车之间、叉车与其他物体之间、叉车部件与部件之等,所造成的挤伤、压伤、击伤等人员伤亡事故现象。倾翻事故:在运行、作业过程中,由于叉车失稳等原因,造成叉车倾翻的事故。物体坠落:由于装载不当等原因,导致载物从叉车滑落,造成物体损坏、人员伤亡等损失的事故。其他事故:包括爆炸、燃烧等事故。
2.2叉车事故原因
叉车事故发生的原因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各种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设计原因:设计能力差、设计存在缺陷,设计文件仅仅是在安全、节能环节把关,未能在各个细节上详细把关、校核。制造原因:制造工艺不先进,材料使用错误,偷工减料,工艺纪律要求不严等制造技术不高,焊缝焊接质量低劣等。组装原因:组装技术力量薄弱,工艺落后、质量管理不善,甚至违规组装等。改造、维修原因:违规改造、维修,不重视安全,未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等。检验原因:检验质量管理不善,检验把关不严甚至违反检验检测安全技术规程检验等。
3叉车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
3.1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日常检查
叉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在原因和外界因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经常进行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状况,定期做好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是使用单位的一项义务,也是提高设备使用年限的一项重要手段。叉车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和设备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时间,自行检查的项目和要求应该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设备使用维修维护保养说明进行。叉车作业开始之前,需要先检查润滑油、燃油以及电解质的储存量等是否合理。对升降装置、门架的仰倾、液压系统、转向系统、制动以及喇叭等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不同系统的管路与接头是否存在松动与损坏的问题。车轮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有:(1)燃油量检查与注油过程中杜绝明火与吸烟;(2)不论是例行检查还是故障的排查,都需要做好设备停用,同时货叉下不能停留人员,在需要站人检查的时候需要将起升装置稳定固定,预防突然下滑导致事故发生;(3)任何情况下叉车的驾驶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同时需要定期接受考核;(4)严谨载人运行;(5)严禁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在货叉之下停留;(6)在提取货物或者是开车之前需要先鸣笛警示;(7)车辆在转弯时和紧急制动时应给予声光示警;(8)叉车在存在任何异常情况或风险时都需要及时停车检修后再继续作业。
3.2重视叉车作业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在装货的过程中,不得对机件或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等任何操作。坐驾式的叉车驾驶员在进入驾驶舱之后应当及时佩戴安全带,在装货的同时货叉需要按照货物的具体载重、重心情况进行调整,调整荷载的宽度,促使货物的重量可以保持高度均匀。货叉应当尽可能的插入到荷载下方,门架适当的后倾实现对荷载重心的调整。在行车过程中货叉底端距地高度保持300~400mm,不得在起升过程中行车。杜绝装载超重,如果货物固定效果不好则应当用钢丝绳进行捆绑,预防崩塌或倾倒,特别是预防砸人事故的发生。在卸货的过程中,需要在车辆停稳之后再进行卸货,货叉在前倾后缓慢后退,叉架之下不能站人,更不能在货叉上承载人。在货架升起、降落的过程中均需要保持匀速稳定,在升降过程中应当确保其时刻处于门架垂直上完成。在叉车形式过程中,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对于相关的标识牌需要做到高度重视,在和其他车辆一同运行时需要保持安全距离,驾驶员操控方向盘可靠,不能空挡溜车,行驶到复杂路口或存在障碍物的路口时需要及时鸣笛减速,特别是注重急刹车导致货物倾倒。在厂区内道路行驶时不得超过厂内道路规定的时速。在转弯、十字路口以及狭窄的道路上不能超过3km/h。在搬运体积庞大的货物时,如果货物遮挡了视线,则应当以低速行驶并由专人指挥。到达目的地之后应当及时停车,同时需要缓慢放低货架。叉车在中途停车时,需要促使门架保持垂直,货叉尽量放低。车辆在进出车库、车间的时候,应当杜绝用叉车顶开门的现象,减少夜间开车频率。
3.3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为了更好地保障叉车的使用安全性,需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做好风险与危险的及时发现和准确预防。在叉车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相关的工序进行工作,在提升叉车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风险的发生率。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日常宣传教育、培训演练,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等。《特种设备安全法》对于叉车的使用现场,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相关安全规程进行工作,做好叉车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测,在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加大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还可以采取奖惩处理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操作人员所存在的违规操作现象,采取严厉的处罚警告。对于叉车使用规范的人员进行模范评选,以资金奖励的方式给予帮助,鼓励其他叉车操作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向模范学习,从而提高叉车的使用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工作重在落实和执行,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时刻杜绝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叉车的运行过程中,影响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预防不到位或处理不当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对叉车安全事故成因进行了有效分析,旨在预防叉车安全事故,有效降低叉车事故发生率,保障叉车的安全运行,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经济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