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李润泽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润泽
[导读] 摘要:防水防渗作为建筑施工中关键工序,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防水防渗作为建筑施工中关键工序,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首先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建筑施工中出现渗漏的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措施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工程项目规模更大,对施工质量要求更高。渗漏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也会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能够解决工程渗漏问题,在施工环节中必须注重对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无论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渗漏都是导致建筑物发生破坏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侵入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对今后使用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场所质量要求较高,房屋作为生活必需品,关系到人们生活各方面内容,渗漏作为影响房屋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引发重视。在建筑施工中,如果不能重视防水防渗施工,则容易滋生渗漏问题,而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则会让建筑物受到雨水侵蚀,对建筑结构安全稳定性造成威胁,也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度。而通过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对各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有效处理,提升建筑结构物整体防渗抗渗能力,提高建筑物整体性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建筑施工出现渗漏的原因分析
        2.1 设计因素
        建筑工程设计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在设计环节落实防渗防漏施工,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防渗性能。建筑工程防渗能力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设计不当,施工设计图纸质量偏低,工程设计中存在疏漏之处,容易引发渗漏问题。例如,设计人员侧重于工程表象,细节设计不足,或者缺乏实地考察,继而影响防渗性能。
        2.2 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渗漏问题来说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施工环节出现问题,会增加建筑物发生渗漏的几率。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对防水防渗技术认识不足,施工随意性较大,包括施工工序不当、门窗防渗检查不足等,最终导致渗水问题发生。
        2.3 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建筑工程主体,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则容易引发渗漏问题。建材市场中价格波动较大,且整体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也影响建筑物整体防渗性能。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墙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墙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第一,墙面施工抹灰前,必须全面清理墙面,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整洁度,之后进行抹灰,同时注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保证抹灰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具体施工要求,适当加入抗拉纤维材料,进一步提升抹灰质量;第二,为了保证墙面与墙体之间的粘合程度,在抹灰施工中必须保证均匀,避免出现漏刷、鼓包、起皮等情况,对于墙体中凹陷问题必须采用分层找平模式,切忌一次找平;第三,对墙面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由质检人员在材料进场前对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只有保证质量合格才允许材料进场;第四,在墙体砌块施工中,必须按照砌块墙体与楼板底部要求控制距离,在墙体施工后一周才能继续开展后续砌筑施工,避免导致墙体裂缝问题发生,同时为了提升砌筑施工质量,对于干砖进行浸泡处理。
        3.2 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屋面是建筑工程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的重要部位,在屋面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详细检查施工材料质量。

认真选择屋面施工材料,采用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控制防水屋面排水坡度在2~3%,如果是屋面瓦施工,则坡度应该控制在30%以上。在屋面具体施工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基层防水处理,保证屋面基层无裂缝、起壳等情况,保证基层平整度。在铺设防水卷材前,必须对基层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提升基层整体整洁、平整,提升屋面基层与卷材之间的粘合度,减少出现屋面渗漏的几率。当然,粘合效果还受到基层含水量影响,如果基层含水量较高则对粘合效果造成影响。另外,在防水卷帘接缝位置,需要控制搭接宽度在9~11cm之间,通过满粘技术,同时对搭接压缝处理,减少缝隙出现几率。当然,必须根据防水卷材材料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粘结方式。
        3.3 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和卫生间作为用水最多的区域,也是最容易发生渗漏的位置,而管道是常见的渗漏点。因此,在厨卫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的设计厨卫管道结构,尤其在管道衔接位置,更需要做好处理,保证管道衔接紧密,施工中对管道进行下水试验;第二,保证管道布局合理,减少转弯次数,避免出现堵塞、水压增加等问题,这些都是渗漏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三,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操作,并进行有效验收。
        在卫生间地面防水施工中,需要选择有效的防水材料,并进行防水试验。地面高差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设置一定的坡度,保证水流能够顺利的进入到下水道当中,避免长期积水引发渗漏问题。而通风管道施工需要使用膨化剂,提升接缝防渗能力,还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防水高度。
        3.4 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地下室渗漏也是建筑常见的渗漏问题,如果地下室施工质量不过关,会造成墙面质量遭受破坏,继而出现渗漏问题。对于地下室渗漏问题,必须先对地下室整体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尽快找到渗水位置,选择高质量的胶带对漏水缝隙进行粘贴处理,粘贴中避免胶带发生变形。对于地下室顶板施工,需要提升混凝土防水性能,全面落实配合环节、施工环节、养护环节质量控制。当然,必须有效控制卷材质量,以耐根穿刺型防水材料,提升地下室楼板防水性能。
        3.5 门窗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门窗作为建筑物重要构件,也是防渗施工重点所在,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门窗工程施工中,不仅需要对门窗整体美观度进行关注,同时考虑到通风、采光等要求,提升住户的舒适度。第一,所有门窗施工材料必须能够满足防水标准,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第二,在门窗运输、搬运中必须小心,避免发生磕碰而形成缝隙、变形问题。安装前必须进行有效检查,有质量问题的门窗材料不能投入使用;第三,完成安装后,需要进行防水性能检测,如果发现接缝位置存在渗漏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填补,选用材料则通常为防水砂浆。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了更高要求,而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则不仅会影响建筑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甚至还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墙面、屋面、厨卫、地下室都是容易发生渗漏的关键位置,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防渗能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建筑环境,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魏家强.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10(8):65-66.
        [2]王建.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8,15(3):99-101.
        [3]肖明.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2):61-62.
        [4]黄振.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9,28(12):87-88.
        [5]曾洪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14(8):32-33.
        [6]秦刚.分析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6(3):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