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结合作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期   作者: 张加福
[导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内活动,很少有学生的自主参与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内活动,很少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更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这样既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调控,而“小组合作学习”恰好能弥补这些不足。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以及我校实行的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探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团结    合作     互助     小学体育
         在现行的教育教学环境下,人们一般将课堂分为:无效课堂、自然课堂、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四大类。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称为无效课堂;有学生参与但效率较低的称为自然课堂;有学生参与但是合作效果一般的称为有效课堂;有学生参与,合作到位,效率较高的称为高效课堂。现如今很多学校提倡课改,要让有效课堂转换为高效课堂。针对这种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教学步骤。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 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实质是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要有责任地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实现全组每一个同学都能学好的目标。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同学间的互爱,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 。
    “合作学习”对中国中小学教育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还处在一个探索、实践阶段。目前,课堂上教师积极尝试构建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致有三种形式:即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自主选择伙伴合作。这样的形式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发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创造了多维互动的思维平台。
    (二)原因分析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教师觉悟低。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当今,很多老师的认识还比较浅显,他们认为小组合作只有在主课科目中才能运用。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观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3)学生间的合作出现假合作,合作假等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很多孩子在老师关注的范围内是用心地在合作学习,但是老师稍微不注意,他们就忙着玩他们的游戏了。即使真的在合作也是假合作,没有达到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


         (4)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很多学校,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一直在追寻方法,很多时候往往事倍功半。因此,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2、问题解决的策略。
         (1)、合理有效的小组分配。
         小组编排的优化合作学习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基础的,因此,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组织保证。如小游戏有:猜数、石头剪子布、角力等。2人配合的教学内容有:小足球教学脚弓内侧传接球、篮球教学中的传接球等。使学生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快速找到自己的练习伙伴,有利于节约时间,使学生在竞争、体验中直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第二,5-6人一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安排5-6人一组,组内选出小组长。学生也可根据所学内容不同要求调整(微调)。根据自己小组的特色自取一个组名。可以是体育明星可以是和体育有关的事与物,如跑步好的“刘翔组”,爱打篮球的“姚明组”,爱踢足球的“罗纳尔多组”,爱打乒乓球的“张怡宁组”,“大力士组”,“舞蹈组”等等。这样的分组使小组内具有较强的内聚力,成员之间互相启发、共同受益。
         (2)、用好“小老师”,合理分配,各有职责。        
         小老师不一定要求学习好的但必须要有威信的,其他学生要能信服的,教师可以在课上培养、树立几个小朋友,“以点带面”让学生知道怎样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好学生,让学生向他们学习。选一个有威信的小老师至关重要,当然小组的成员也应有事可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责任并获得不同方向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因为没事做而做其他的事。小组分工也很重要,可以有主持的、汇报的、管纪律的等等。在教学中,教师的放手,决不是放任;学生的自主,也决不是“自由”。
         (3)、把握良好的讨论时机。 
         通常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在学生理解的难点处,在某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答案时运用小组讨论比较恰当,因为以上情况有的学生个体难以独立解决的,隐藏了许多可以讨论的“因子”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深刻性有较大帮助,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都大有裨益。如我在教学水平二(三年级)障碍赛跑时,每个障碍都练习了过后,让学生自行摆放障碍的顺序准备接力比赛,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气氛很热烈通过尝试后自行摆放了障碍,通过一次比赛后再讨论再调整,之后在比赛。
         (4)评价方法多元化
         合理恰当赏识的评价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因此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也有一定讲究,通常可以采取自评、互评、指评等方式;不失时机地对每位学生和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个性特点的展现、与成果达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 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曲宗湖.即兴展现体育教学模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3]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曲宗湖,等.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