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浅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廖凯文
[导读]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在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上不遗余力,教育领域每年都会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于此,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及时的调整思路。道德与法治是当前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性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

廖凯文   福建省浦城县富岭中学  353400
【摘要】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在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上不遗余力,教育领域每年都会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于此,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及时的调整思路。道德与法治是当前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性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才培养;活动型课堂

        引言
        初中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初中学生的成长备受关注。由于初中学生年龄不大,而且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外界的途径增加,网络的不良信息,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当前初中阶段的重点科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活动型课堂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的开展现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侧重与理论性教育,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效果不尽人意,教育效果与预想存在很大的偏差,许多的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抵触情绪,表现的兴趣缺缺,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过强,难以集中精神进行学习,活动型课堂开展的频率相对较低,大部分的老师还在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影响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除了活动型课堂使用频率过低之外,课堂评价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许多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学生如果不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会马上给出相应答案,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且在这种课堂评价模式的作用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也会逐渐下降,最终形成了抵触的学习心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阻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初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型课堂的构建策略
        2.1创设活动教育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当前的状态,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情境,利用教学情境的渲染和熏陶,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同时,老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进,加入大量的实践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利用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理论性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


情境创设有多种方法,比如问题情境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需要灵活的运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家的意味》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中的成员,把班级比作一个家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家庭情景剧的扮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活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对各种理论性知识也可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老师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权利,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充分的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活动型课堂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高效的互动,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来源,而课堂互动的增加,需要老师的适当放权,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比如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立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创设相应的活动,活动内容需要小组成员自行的进行选择,要求是必须要突显主题价值。这种活动教学方式的开展,会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积极的动脑对问题进行思考,自主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在不断的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也会加深了解。
        2.3利用新闻事例开展活动课堂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真实的案例可以更加明显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当下发生的各种新闻案例更有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导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对案例中的实际进行评价,同时,把一些积极向上的案例进行剖析,利用其中珍贵的精神思想,对学生进行熏陶,逐渐的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比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把疫情期间的先进事例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伟大医务人员的艰辛,于铁夫医生生前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救治第一线,特别是在驰援绥芬河执行“战疫”任务中,不分昼夜,不辞辛苦,舍己忘我,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是广大医护人员的优秀代表。在事件播放完以后,老师要对医务人员舍己为人的精神进行引申,对学生进行熏陶,推动学生成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积极的引入新的教学元素,构建高效的活动型课堂,充分的发挥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慈英.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课例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2-103.
[2]曹志荣.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6.
[3]王忠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91-92.
[4]张玉琳.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