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李日富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李日富
[导读] 新课改深入推行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导入概念讲解,并以感悟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还可以带领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而提高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李日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屏山乡中心小学  广西  南宁  532715
【摘要】新课改深入推行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导入概念讲解,并以感悟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还可以带领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而提高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6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面对着新的要求,那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提升数学理解能力。而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概念理解则是培养学生们数学思维的基础,如果学生可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也就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有利于后续的学习,轻松地理解数学定义、规律、公式等等,学习效率才能大大提升,并且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情况
        针对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部分数学教师依旧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概念的解释,可见教学的机械和死板,不利于活力课堂的构建,也就很少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比较模糊,不知道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也就不能准确地运用概念解答数学问题。另外,站在微观的角度去看,小学数学教师教授数学概念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教师为概念教学所设定的背景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不大,不利于学生理解,更不利于学生记忆概念。可是想要解答数学题,理解数学知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深刻理解和以及数学概念。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运用一些合适的方法,重视学生自主训练,进而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二:教师很少能将概念之间的联系展现给学生,一般都是单独讲解某个概念,讲解完毕即可,很少能将与其有关的概念结合到一起,分析其二者的不同,二者的类似。为此,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地在脑海中调取,实际应用效果一般。其三:教师留给学生独自思考时间比较少,学生没有机会对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不利于完善的数学知识整体框架的形成,也就不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导入数学概念的讲解
        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必须理解数学概念,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起点就是理解数学概念,然后才能向下推进,进而形成数学思维,解答数学问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深入地讲解数学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这样才能用其解决数学问题,不会觉得数学解题是那么难,学习积极性慢慢提升,学习效果也会提升。这时数学教师可以用合适的方法,导入数学概念的讲解,先让学生注意某个数学概念,以具体形象的方法,为学生解释数学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时候,关于“小数乘以整数”这一概念不是很理解,为让学生理解,教师设计了导入环节。


教师问学生们:“小朋友是不是很喜欢吃棒棒糖呀?现在小红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她想要买一些棒棒糖,可棒棒糖有不同的口味,同时价钱也不同,苹果味的0.6元一个、草莓味的0.8元一个、蓝莓味的1.2元一个,请问小红买三个口味的棒棒糖各3个,分别需要多少钱?”用棒棒糖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知道每个棒棒糖的价格不同,并且都是小数,他们需要先列出算式,分别是3×0.6、3×0.8、3×1.2。接着教师就为学生解释到,这就是小数乘以整数,并带领学生探索具体的计算方法,运用列竖式的方式。此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相关概念,也知道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规律,还能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不能立刻马上地理解这些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其他方法为学生展示这个概念,才能懵懂地感觉到此概念。例如,小学数学中需要学习一些重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等,小学生对于这些单位并没有概念,他们是抓不到、摸不着的,不能理解,不知道1米到底是多长,1小时到底有多长时间等等。对于此,教师应当调动学生们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理解类似的概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理解。
        譬如,教师设计了“拎一拎”的小游戏,教师拿出10瓶500克一瓶的纯净水,然后让学生们感受1瓶水有多重,2瓶水有多重,5瓶水有多重,10瓶水有多重,进而让其了解500克的重量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5个500克是什么概念,然后用500克的水去表示千克,去表示吨,那就是2瓶水就是1千克,2000瓶水才是1吨。用这样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克、千克、吨,知道那个是重量单位小,哪个重量单位大,才能准确地应用在解题中和实际生活中。
        (三)突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概念,很多都是由几个或者多个关键词组成的,并且语言表达非常精炼和严谨。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突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带领学生自己解释概念,进而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概念。
        比如,长方形概念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此方法。长方形概念: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其中关键词就是对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教师需要解释什么样边叫做对边,什么样的角叫做直角。学生弄清楚这些,才能懂得长方形的概念。为此,教师组织了“摆一摆”游戏,让学生们用提前准备的小棒摆出四边形,并找出哪些是长方形。刚开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用长度不同的棒子随意连接构成四边形,这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四边形,教师带领学生找到四边形中的边和角。在学生了解了差不多之后,教师让学生拿出两组长度相等的小棒,短的一组,长的一组,让学生自行组合摆成四边形,最后,学生发现这个四边形与前期摆的四边形不同,不是奇形怪状的。接着教师就带领学生找出对边和直角,学生发现符合长方形的定义,才明白这样的图形叫做长方形,有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合理地导入,并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同时突出数学概念中的关键词,以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各种数学概念,逐渐形成抽象思维,为后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江燕君. 浅谈\"再创造\"理论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9(2).
[2]廖更生. 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0):145.
[3]刘维华. 重教学基础,促学生发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8):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