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刘春红
[导读]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饱和型灌输教学模式,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饱和型灌输教学模式,向学生单向输出大量抽象的物理概念,却无法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导致物理教学质量欠佳。因此,应当尝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应用情景教学,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物理学习。本文将结合课例对此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景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生的思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停留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学生很难理解任何抽象的概念。而初中物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在课堂上进行饱和型灌输(“满堂灌”),向全班学生单向输出大量抽象、枯燥的物理概念,这种做法难以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难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还可能导致学生厌学),更使教师身心俱疲、甚至积劳成疾。因此,我们应当尝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并应用情境教学,通过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形象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初中物理》。
        1.情景教学概述
        情景教学也称情境教学,情景教学是英国学者在1930~1960年间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语言、教具,为学生模拟实际情景,从而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并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知识。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增强个人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何将情景教学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主探究物理知识。——但许多初中物理教师早已习惯了“站在讲台上,背靠黑板,面对学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对情景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不知如何在物理课上开展情景教学[2];有的教师虽然花了很大心思设计了情景教学,却片面强调教学的娱乐性,忽视教学的重点,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认为,将情景教学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① 仔细研究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设置内容完整、步骤规范的情景,在设置情景时必须强调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
        ② 情景教学必须始终围绕着《初中物理》上的各个知识点,以抽象物理知识为中心开展教学。
        ③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至理性认识,变学生的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从而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3]。
        3.案例实践
        我对情景教学很感兴趣,深入研究了情景教学的理论,又分析、研究了班上学生的特点与《初中物理》,决定在《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中采用情景教学。

为此,在上课前,我通过网络搜索、下载、编辑视频,为学生精心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4]。
        上课开始后,先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看过唐老鸭的动画片吗?你们喜欢唐老鸭吗?”学生们一听说“唐老鸭”,马上就高兴起来,纷纷表示看过唐老鸭的动画片,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我见顺利调动起了学生情绪,便打开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第一部分课件,向学生展示唐老鸭动画片中的三个片段,为学生创设情景:① 唐小鸭用水枪向唐老鸭滋水,唐老鸭看见自己在积水中的倒影,以为自己变成了头顶光环的天使;② 唐老鸭在摩天大楼的外面,用湿抹布擦窗玻璃,他把水气蒙蒙的玻璃故意擦花,让自己看起来就象头戴双角帽的拿破仑;③ 唐老鸭背着刻有滑冰运动员签名的巨大冰块,在烈日炎炎的沙漠上艰难的行进,冰块在阳光下不断蒸发、缩小,冰块上的签名也越变越小,唐老鸭瞅准机会,把冰块收藏进了自己的签名薄。在这三段视频中,唐老鸭的表现都非常滑稽可笑,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对“物态变化”留下感性印象。
        课件播放完毕后,我又向学生们提问:“在这三段视频中,都出现了同一种东西,请同学们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一些聪明的学生很快便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们抢着举手回答:“水!老师,这三个动画片段里都有水!”我立即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再提问:“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三段视频中,水分别有哪些不同的形态?”——这个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几个先进生稍加思考,很快便发现了3段视频中水的区别。一个学生回答:“老师,第一个动画片里的水,是液体;第二个动画片里窗玻璃上的水,是水气;第三个动画片里的是冰。”我便顺势引导说:“你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看到了,水可以变成三种不同的形态:当水变成液态时,它是流动的液体;当水变成固态时,它是冰块;当水变成气态时,它是水气”。——这样,便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然后,我又播放第二部分课件,让学生们观看上料机将大量铁矿石倾倒进高炉,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钢水,高炉又倾倒出钢水,钢水在一次次淬火冷却中变成钢板。最后向学生点题:“请同学看:水可以变成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铁同样可以变成液态,再从液态变回固态。”让学生们认识到熔化与凝固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趁着学生们沉浸在情境中,便引导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法,以4~6人为一组,去分组学习课本上的《熔化和凝固》。由于多媒体已经为学生输出了大量视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了感性认识,学生们很快便领悟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结语
        以上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因此,情景教学法值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军琳.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研究[J].物理教学, 2020,42(06):51-56.
[2]李文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7):140-141.
[3]王政委.初中物理教学情景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9(21):33.
[4]路洋.初中物理课与情景教学的有机结合分析[J].才智,2019(0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