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丽君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得到教师的高度认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得到教师的高度认可,为满足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应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利用。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教育的引领价值与实践作用充分凸显出来。在小学教育领域中,语文属于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将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教育;创新策略
一、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日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真正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其作为基础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表扬,带领学生研究与学习相关知识。激励教学模式的应用,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程度。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态度,为其制定奖惩措施,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鼓励与表扬,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发挥语言的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竞争意识,并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基础,结合实际需求对其调整与完善,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勇于思考且大胆创新的学生进行表扬,运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另外,教师还可在原本的教学模式中,适当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思想与探究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探讨与交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见提出相关假设,在学习与分析的过程中明确其中的重点,并借助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解决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还能够在实践与思考的同时,加深对各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
(三)全面激活语文思维
        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习惯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尽管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项知识点,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课堂氛围死气沉沉,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从某种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思考积极性。将激励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共性,对每位学生的优点进行深入挖掘,采取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的方式能够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开发思维。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均有所不同,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激励教学模式时,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且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得到一定满足,提高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对于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当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进行鼓励,并确保语言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板与短板,调整学习心态。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纵观当前实际情况,激励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在教学工作当中,这种教育模式具有重要价值,理应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为将激励教育模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激励教育模式应体现在不同环节当中。例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为学生播放相关歌曲与视频,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回答不完善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开展多元教学活动
        激励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与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了解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可将以往的教学目标作为基础,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大胆表达自身观点看法,教师需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点拨与指导,学生始终在正确的方向学习与思考问题,尽可能帮助学生减少厌烦心理的产生。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对其给予更多鼓励和引导。
(四)发挥班级榜样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学生才能够在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另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为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可采取榜样教学与激励教育模式,将学生的自主价值充分展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条件,选择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榜样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作品当中包含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操,掌握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的方法。教师还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合理控制教学环节的比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发挥语文知识的实践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激励教育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应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提炼,满足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地需求。另外,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李茂青,马向明,毛桂林,李神州,黄锐婵,魏娟.《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A]. 李金霞,袁正玺,何荣,杜桂华,唐莲.《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 2018
[3].从教学设计入手,聚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金钱的魔力》一课教学为例[A]. 宣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 2018

作者简介:王丽君(1992-05),女,汉族,籍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当前职务:小学语文教师,当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