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为贯彻执行美育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理念,将传统的国学经典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形成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年龄段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浪潮。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了解和普及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将国学经典纳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有效的渗透,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等问题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在多元化的现今社会,各种新鲜产物层出不穷,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的文化产物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有一些却直击人类的道德底线。我国的古老文明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变得不伦不类,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使人们的心灵越来越麻木。在如此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对下一代人的文化教育工作变的尤为重要,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的成长,为新一代人树立优秀的榜样,让孩子们重新找回传统的文化的精华,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学习国学经典的浪潮。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和古老文明的魅力,将社会关爱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回归到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担当起学生心灵教育的引导者,借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指引作用,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天性,摈弃社会现实中的假、恶、丑现象,从自我做起提高个人素养。小学是人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各样品德建立的基础阶段,国学经典教育先从小学教育抓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意义重大,如何才能更好的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深入的指引启发学生建立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规范,发挥出真正意义的启蒙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讨论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 施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经统计分析发现1988年至1998年间的中小学教材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很低,在提倡素质教育为主的新教育模式下,学者们认为国学经典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补充。素质教育关系到人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树立正确道德思想品质的观念一致,都是关注人们心灵熏陶和人性滋养的方面。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目的相近,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共同促进。素质教育不可能脱离国学经典教育的观点单独存在,实际上两者相辅相成。新设立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语文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载体即国学经典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关键引导作用。国学经典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为学生建立好品质、好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二 国学经典教育与语文教学渗透的优点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优秀的古诗文,有唐诗、宋词等,还包括广为流传的古代蒙学读本,注重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中加入国学经典,借助古代诗文中展现的和谐韵律及美妙意境,培养小学生语感,对文化素质方面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还能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多是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古人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展现人类生活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人性、内涵、心灵和品德等多方面阐述,总结正确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仅能丰富人的情趣,还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性的境界,很好的培养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人文素养。
3.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
古人在国学经典作品中倡导思想都是积极正面的,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浅显故事教导后人,其中涵盖的诚信、孝道、仁爱等内容正是现阶段的小学生所缺乏的优秀品质,国学经典的全国普及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学习中,塑造出高尚的品德。
4.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有巨大能量的。尤其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它所具备的核心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以伦理道德为本体的国学经典知识中涵盖了历代祖先积累的智慧,值得我们的后辈学习并代代相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及国学经典教育,有效的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和净化后代们的心灵,推动国家人文素养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 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将国学经典内容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开展教学,以人为本的将国学经典教育与语文知识相融合。
(一) 注重吟咏诵读的教学方式
古诗文等国学经典内容都有一定的韵律,在朗诵的过程中加入情感,配合声律变化,阴阳顿挫吟咏诵读,带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通过课堂有情感的朗读训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绪,调动全身的感观协调,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同时提高小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
(二) 依靠情境化教学
国学经典的诗文语句与小学生日常的讲话语言方式不同,虽然语句简短精炼便于记忆,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转化模式,将深奥难懂的知识以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传输给学生,让小学生活泼可爱的天性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分组对吟,扮演经典故事中的人物来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使学习的趣味性增加,避免“教条化”的说教。
(三) 结合生活实际,增加教学趣味
国学经典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品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正确应用,是在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构建一座桥梁。结合生活实际来教学,可以更好的应用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吸取国学经典中的文化精髓和古人智慧,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把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国学经典教学中,构建多媒体模式来辅助教学,将国学经典的精华知识用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完整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知识记忆,让学生明确其中的道理。
四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知识,还需要不断开发和总结相关教学经验,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国学经典的精华知识引导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和生活,真正发挥出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2014,(12):128-129.
[2] 姜佳鑫,陈博,丁帅.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5,(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