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加强学生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强化学生日常练笔的“作文指导三步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中职语文 ;作文指导三步法 ;探究
一、加强学生阅读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迅速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不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割裂开来。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作文教学要特别注重读的训练。
(1)读经典。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名篇名著,让学生潜移默化感受文章结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如让学生读范仲淹《岳阳楼记》,感受文章浑然一体的结构,水到渠成,一气呵成;排比、四字短语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明白好文章贵在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给学生人手一册《国学经典诵读文萃》读本,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世界。
(2)看新闻。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看新闻即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和事,体会不同的语言魅力和语气。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看舒中胜的《新闻深呼吸》,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评论,学习他辩证、全面思维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结合时政,阅读新闻评论等名片佳作调动学生阅读激情。
(3)阅报刊。
推荐学生阅读《语言文字报》《意林》《读者》《格言》《衢州晚报》等这些接近学生、可读性强的杂志报刊,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如《语言文字报》4版的文化素养、写作实践等,拓宽学生写作知识面和提高写作技巧都有帮助。
中职生不但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因而向学生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如朗读法:像语文课本、《国学经典诵读文萃》等要大声朗读,读的投入,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选读法: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下笔就有了章法;浏览法:有些文章,不需深钻细研,有些书只需要知道大概内容即可;有些书只需从中选择一些有用的资料而已。这时候阅读的主要方式是浏览,也就是初读,是精读的准备;
精读法;对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的文章,可采用精读法。比如,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报纸上的重要社论或评论等应采用精读法。当然,也不是每一句话都读到,关键要掌握所读对象的框架和精髓;摘读法:用摘抄文章有关重要内容或词句的方法去读,抓住重点,提高效率。还要学会在阅读时对文章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等。
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中职生比普高生的生活体验要多一些,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1)在劳动中体验。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重要的生活体验。如笔者利用我校文明校园建设中的志愿岗,轮流安排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感受,然后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有同学写到:“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校园变得整洁美丽,心理还是很欣慰的”。
(2)在自然中体验。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操场、田野、河岸、公园进行观察,观察各种现象和人们的劳动。给学生一个观察、感悟的机会,把作文延伸到课外去完成,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时空,让他们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
(3)在公益中体验。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如清明祭英烈,带领学生到府山公园祭扫烈士纪念碑后,有学生在后来的随笔中写到:瞻仰着纪念碑,让我肃然起敬,深深感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唯有珍惜当下,责任担当,才能告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参观企业、采访企业老总等活动,为写作积累素材,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强化学生日常练笔
有了阅读、有了生活体验,如何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写好文章的难点,笔者主要采用强化日常练笔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1)每日一随笔。 笔者先鼓励学生每天写随笔,让学生把一天下来的学习、生活经历,所感所悟真实表达出来,没有字数,文体等要求。
(2)每周一短文。结合浙江省“面向人人”赛考纲中写作要求—微写作。一类是对某一现象、作品或事物进行分析评论,明辨是非从而表明作者的观点主张;一类是对某一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叙述、描写或抒发情感。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
(3)每月一美篇。要求同学们每月一练笔。如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剖析原因,写一篇抒发你真情实感或阐明你的观点的文章。学生就会觉得很有素材;如遇上母亲节,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回家好好感受母亲的爱,写一篇讴歌母爱的文章,学生就会觉得有感而发。
通过“作文指导三步法”的实践,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和作文成绩明显提高。近3年,笔者所任教的学生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20余篇,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有30人次获奖,学生佳作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有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