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徐淑英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字: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部门为了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四点进行阐述,分别为:“读写结合,培养语言能力”、“阅读理解,培养思维品质”、“拓展延伸,渗透文化意识”、“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一、读写结合,培养语言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科的重要内容,阅读和写作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写作素材,能够总结写作方法,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等方法,将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学习《Welcome to my home!》这节课时,学生需要掌握This is my....../There is ...in my bedroom.语言结构。笔者收集了一些学生的书放在讲台上,让另外的一些学生寻找这些书的主人,引起以下对话:
        生一: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It’s your book.Here you are.
        生二:Thank you very much.
        生一:You’re welcome.
        接着,创设相似情境:“在卧室中有两条漂亮的围巾,你想让妈妈帮你拿到客厅,你该如何进行对话。”引导学生结合这个情境,模仿以上对话组建新的对话。
        生三:Mom,there are two beautiful scarves in the bedroom.Can you help me get it to the living room?
        生四:OK,here you are.
        生三:thank you.
        生四:You’re welcome.
        通过仿写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重点语句,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法结构的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阅读理解,培养思维品质
        中国传统的英语教育多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单词,语言学习很少与文化背景、能力培养、学科知识相结合,所以学生往往会背大量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说流利的句子,无法在复杂的国际化职场竞争中胜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使学生的英语掌握程度能够与母语一样,可以灵活地、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
        英语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主要途径,在学习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阐述事情发生的开始、过程、高潮和结尾,以培养学生的排序思维,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事情的发展规律。

如:first....;second......third......last one......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寻找问题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培养学生的归因思维。如:学习《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这节课时,笔者写了一篇《爱吃的小动物》,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1.Why is the rabbit very happy to see the radish?2.Did the monkey eat the peach in the end?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有重要的帮助。
        三、拓展延伸,渗透文化意识
        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掌握英语产生的文化背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听力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化是由人类习惯和风土人情营造出来的一种社会表现氛围,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渗透文化意识,能够有效地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比如:在学习《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这节课时,笔者结合地理知识,为学生拓展了我国四季和西方四季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一,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照二分二至划分的,它们都有确切的天文含义。第二,春夏秋冬四季反应地面的气候条件,必须采用气候本身的标准来划分四季。气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秋季。第三,西方的春季是从春分到夏至,夏季是从夏至到秋分,秋季是从秋分到冬至,冬季是从冬至到春分,他们把二分二至看做四季的起点,这样的四季比我国的天文四季各推迟一个半月。所以,当我国已经过春天的时候,西方可能还在过冬天的后半段。通过拓展我国季节和西方季节的不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看世界,还能使学生在阅读有关季节的文章时与我国文化加以区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进行语言讲授,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教学氛围十分沉闷,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摆脱教师的依赖,通过独立的学习,感受英语学科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新课程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时,教师需要从学生差异的角度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收获。笔者会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英语基础、英语成绩、口语能力等特征,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进行拓展训练,培养自己的英语能力;第二层次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享受英语学习过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锻炼思维和学习能力。第三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需要从单词开始学习,掌握每个单词的音标、词性和使用方法,并学会分析句子成分。这样做,能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有具体的努力方向,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
        结束语:
        核心素养出现于2003年的教育文件当中,自那时起,核心素养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关键词汇,致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就开始层出不穷。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孔银燕.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5):116-117.
        [2]李勤华. 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新探:以小学英语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7(03):93-95.
        [3]宋惠芳.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学周刊,2017(15):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