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对外贸易研究所
一“新常态”下的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一)国际分工体系重组
旧国际分工体系崩溃而新的体系在酝酿中,外需增长缓慢。东亚为代表的制造与欧美服务的分工,国际分工体系正在重组。美国正在力推以TPP为主导的服务业全球化平衡东亚的制造业全球化,同时大力吸引制造业回归,要振兴制造业;德国则继续分化转移出制造 业而向服务业高端发展。新的分工体系只能通过市场自发调整逐步形成。发达国家的两种调整方向目前未能产生结果,这个过程会有较长时间。在新体系形成之前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全球贸易和投资将不会有较快的增长。但其中老牌发达国家发展服务业并力促其全球化,则是我国引进高端服务业的机遇。
(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来,保持了3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方面逐步成熟,利用外资政策逐步成熟配套和透明开放。“十二五”期间,如果将我国全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个吸收外资的载体集群,它充分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圆满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作用。“十二五”末期,国内国际环境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宏观经济逐渐步入了“新常态"。
中西部逐渐进入工业化初中期,给本地带来了发展中间产品和相关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关生产服务业的机会。过去5年,中西部经济增长快于东南沿海,这种状态未来仍将保持。过去中西部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务工,现在劳动力回流,利用在沿海学习的技术和经验,在家乡务工和创业发展。中西部经济崛起,需要工业生产设备、中间产品以及物流金融 等生产服务,需要建设各种基础设施。过去中西部远离国际市场,主要为沿海地区生产能源 原材料。现在,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特别是新的“欧亚大陆桥"开通,中西部货物通往欧 洲与沿海海路运输相比已具有竞争力,使内陆地区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出□产业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在吸引劳动力回流的同时,也带去原来东南沿海一部分转移的传统产业。
东南沿海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投资总量增长放缓,结构转换加快,东部沿海发达地 区外商投资总量进入较低速增长期,同时也进入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投资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广东为典型: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人均1万美元,逼近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1)国内劳动力逐步减少,劳动成本快速上升;(2)资本 市场发展及资本使用价格(利率)市场化将提高资本使用成本;(3)土地资源和环境约束收紧;(4)在外向型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牵制了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这些都使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丧失优势,迫使产业放弃粗放式发展加速转型升级。
二“新常态”下开发区投资促进策略转变
为了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发区必须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 展形态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与之同时,以土地资源、优惠政策、便宜劳动力等吸 引投资者传统招商引资方式已不能适宜开发区发展的要求,必须扬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迫 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把握招商引资新动向,采取新举措,需找新的突破□,创新招商方 式,增强开发区招商引资实效。
(一)招商引资产业导向从生产技术转向市场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既要放弃粗放式低端产业招商引资,也要避免因过于追求高技术和高端产业而束缚自己手脚、自我限制招商领域。要根据市场机遇提出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以新的市场机遇为导向,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通过引进适用技术和服务,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具备条件的园区应当考虑占领技术制高点,控制重要部件和核心部件的生产环节,将中下游生产向内地和东南亚转移扩散;传统企业转型为控制型企业,向营运中心发展;发展与营销网络、金融控制和投资,以及科研、工业设计、市场推广、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各类生产性专业服务。
(二)招商引资内容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向引资与引技引智结合
适应园区引资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的现状,拥有了一定的资本实力和人力资本储备的 园区,应当通过引进技术和关键人才,投资建设新技术产业。因此,引进资金的地位和作用 比起改革开放初期有较大下降,引进技术和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上升,将逐渐成为开拓 新产业促成产业升级的关键。
(三)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从提供廉价生产要素转向营造适应创新、较为成熟系统的市场环境
过去外商投资关注的环境是廉价劳动力、土地、水电供应硬环境和快速的出口通关。今 天招商引资载体则需要适应创新和较成熟系统的市场环境,使资源能够顺畅有效配置,这 种环境的基础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具备产业发展的较完备基础设施,而且与市 场流通商业推广和金融支持等各种服务相配合的,能够支持企业在内外统一大市场上开拓 进取的环境。
(四)投资促进方式从政府为主转向市场化、专业化
招商引资工作应该适应招商对象高级化的要求,变得更加专业化、更加灵活多样,以便 构建灵活多样的利益机制促成合作。市场化是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 种专业中介的半公益性服务产业来发展,建立市场规则、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构建利 益机制,发挥商业中介、各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动员更多企业共同参与招商引资活动。 市场化的招商引资以企业为基础和主要动力,动员企业从自身转型升级、开拓新市场新业务 的需要出发,或者寻求产业水平较高的外商作为投资合作伙伴,或者寻找省外高端人才、管理 及技术骨干与企业资源结合进行新的产业项目投资,从而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做好形象塑造和投资促进规划
投资促进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依照本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地做好规划,策划好本地的对外形象。一定要避免高大全,尽量避免长宜意志,避免同质化。比如在投资促进工作规划设计、目标企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立足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科学选择招商对象,而不是看企业的知名度。要分析潜在投资者的成本清单,找出影响其最大的成本,针对降低这个成本进行招商和宣传对接。如对于物流成本比较高的企业,生产配套和下游供应在中国不能超过200公里,那么对本地200公里物流圈难以满足需求的行业、企业,就可 以排除在目标之外了。要重视存量,也就是务必要服务好现有的投资企业,以存量撬动增 量。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以商引商是最好的宣传,保护好、发展好现有已落户企业是最好的招商。要重视制造业,对大多数开发区(专业的服务业园区之外)来说,除了必要的配套的服务业之外,还是要立足于实体经济的投资促进,立足于制造业的招商引资。
(二)准确定位政府主导着力点
—是做好区域形象宣传工作。除了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外,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是组织进行本地区投资环境的宣传推介,宣传本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本地特有的资源、人才科研支撑条件、商业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产业载体等,宣传本地招商引资产业政策、希望引进的产业方向以至成批的项目、本地产业和投资的相关扶持政策等。在区域招商工作上,政府要承担主办者的责任。二是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改变以数字论英雄的旧思维, 转以产业升级结构指数、招商引资质量和技术先进性等结构性指标为重点考核参数。三是整合政府投资促进工作平台资源。包括建立多个与投资促进有关的部门联动机制,相通情况,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包括负责大项目筹划和引进工作的发改部门、负责持改投 资和产业转移园区方面工作的工信部门、负责与境外企业及其来访活动工作的外办台办侨办等部门、人才引进工作部门等。建立与行业协会、商会,包括外资商会的工作联系机制,动员它们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三)大力推进投资促进专业化市场化
将投资促进工作的具体事务从政府为主甚至直接包办转变为交给市场专业中介机构为主操办,是顺应改革潮流的,将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干预,提高招商引资效率,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先进制造、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越是先进,其分工就越精细,要求 的合作方式越多样化,这就需要投资促进机构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成合作, 针对投资方的特点提供“量身订做"的服务。通过委托专业中介机构招商引资,将使招商引资工作向专业化发展。促进招商中介市场发展。把招商引资作为一种投资咨询产业来发展, 制定规范,制订政策法规,建立招商市场规范,使招商引资形成有效促进投资的机制,扶持 招商专业组织发展。通过政策法规界定政府与专业中介机构的关系、政府采购方式和标准、 企业之间合作的关系等,建立有效机制。通过培育发展,众多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定能 创造出各种有效的招商引资方式。
(四)精准选择投资促进工作目标
招商引资是投资活动的一种方式,作为产业发展活动的一部分,投资促进不仅要基于 市场竞争优势,更要面向市场需求,从市场的投资需求出发确立招商目标。一是从竞争优势 出发选择中高端产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已经具备较强的制造集群和生产配套能力,具备了较好的劳动力队伍和人才素质基础,因此应当选择中档和中高档次的产业和技 术环节,作为招商引资的目标。二是在具体目标的选择上,应注重从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出发。同时,亦要重视发动现有企业Q动员企业从自身转型升级开拓新市场新业务需要出发,或者寻求产业水平较高的外商作为投资合作伙伴,或者寻找区域外高端人才、管理及技术 骨干与企业资源结合,从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角度进行新的产业项目投资。
(五)探索园区建设新方式,发展投资促进新业态
研究推动园中园建设运营,与符合园区发展的权威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专业的园中园, 是推动大型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及有效方式。可以与某个国家共同设立,也可以与某个行业共同设立,也可以与某个专业招商运作机构合作。投资促进新业态目前主要指建立发展电子商务招商。由开发区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并负责定期更新内容,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产业导向,介绍投资环境、招商项目或产业需求,介绍有意寻找合作伙伴的国外企业,以及它们的合作项目、对合作方的要求等。开办招商引资信息交流平台,为招商方与投资方提供初步接触谈判的平 台。可以根据招商网站反映的招商和投资动向,进一步研究推进招商引资发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