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时伟
[导读] 摘要:高速公路施工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连接城市互通的纽带和桥梁,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制约了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高速公路施工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连接城市互通的纽带和桥梁,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制约了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文章对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质量通病;通病治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公路路面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通病,不但导致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缩短,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安全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加固技术,消除路面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路面质量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且发生于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总体来说,路基路面质量问题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软土路基路面稳定性差,缺乏足够的预压时间,路面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并发展为横向裂缝;施工中,路面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使得路面出现纵向裂缝或是断面。工程施工环节的沥青混凝土质量欠佳,或是采取的工艺方法不适合工程实际情况,此时易产生横向裂缝。此外,公路面层施工中,在用料以及面层形式上都未做出合理的选择,随意搭配的方式使得路面出现泛油等问题,降低了路面摩擦性,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打滑。路面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具有局限性,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现象或是路面平整度欠佳,形成凹槽与坑洼。遇雨水天气时,由于排水效率低下,使得大量雨水进入到公路面层,在极端情况下,雨水将深入到基层之中,从而引发公路基层网裂变形等质量问题。
        1.2裂缝问题
        路基施工中的填土工序需要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检查出这一工序的合格程度,所以,施工人员经常会在检查之后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离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这些偏差错误进行修补改造。然而,在填补镶边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挖台阶和碾压时,就极有可能导致镶边在受到不符要求的施工后,在工程结束之后出现下沉的情况从而产生纵向裂缝。除此之外,清淤不到位和路基压实不到位的情况也极可能导致路基出现纵向裂缝,这是因为没有清到位的淤泥在施工的路基内,导致路基难以压实,达不到要求的密度,最终致使路基的边缘陷下去产生具有安全隐患的纵向裂缝;半挖半填的施工情况也会导致挖填的交界处难以实现分层压实进而产生纵向裂缝。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加宽填土的方式来保障路基的压实密度,以减少裂缝问题的产生。
        1.3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预应力技术,而这项技术会对公路的结构抗裂和抗渗性产生影响。为了达到施工效果,会使用早强剂,在混凝土浇筑7天后会有一个紧张处理,在此段时间内如果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增加速度比较慢,就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
        2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对策
        2.1做好基础施工
        第一,填方施工问题。在此方面,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流程,采用拉线法控制厚度、宽度、平整度等参数,进而掌握填筑工艺,在简便高效操作的情况下提高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满足具体的填料要求。第二,软基路堤问题。通常情况下,任何加固措施都无法避免路堤下沉,这与路堤软硬基结合部分的沉淀值是一致的。路堤的横向下沉特点是裂隙,如果软基间隔设计成网状加固的堤坝,可适当加强和避免在整个地区的弯曲和沉淀物的稳定性。第三,“三背一部”的问题。“三背一部”(即桥、涵台背和挡墙以及填挖接合部等)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场地限制了施工机械的功能发挥导致的。因此,应改变施工思维,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创新的施工方法,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检验。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保证工程质量,需要严控施工过程,使用合理级配的由碎石土、石灰土、水泥等混合而成的填料填筑“三背”。

此时可通过增加填料的强度,降低压缩沉降的频率,避免填料下沉或开裂。对接合部位的处理还需要彻底清除其中的较差土质,随后逐层碾压压实。
        2.2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控制
        路面的平整度是公路施工方和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的问题,路面平整度的高低与舒适度呈正比。在路面平整度的解决办法上,可以事先对不同的路基、路面进行分类,再对产生的问题做详细研究,然后进行实施解决。在路基方面遇到平整度问题时,可以通过压路机和摊铺机碾压完成后反复做密实度检测,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施工方式,最后达到水泥碎石基层的密度达标。在路面遇到平整度问题时,首先,要在沥青材料的质量上找原因;其次,检查在配制混合料方面是否采取专业的方法,从热拌到自然冷却最后摊铺。
        2.3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路面开裂与裂缝主要受到了路基稳定性不足、温差过大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看,在施工中需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温度,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段开展施工作业,不可在高低温等过于极端的环境下施工。结束公路施工作业后,需采取科学养护措施,例如通过铺设草席等方式控制温差。施工中,尽可能确保路基稳定性,避免路面开裂,完成路面施工后辅以洒水降温措施,避免因公路过于疲劳而引发开裂。
        2.4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
        在以后的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的监督工作引起重视,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而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除了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之外,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补救,并且定期地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后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正如上文所说的,人为因素对整个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而且要注重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工作,将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上去,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2.5完善路面排水措施
        就目前来看,排水施工在公路路基面被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完善的路面需要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以应对暴雨、暴雪以及冰雹等恶劣天气条件,对公路施工的影响。比如,我国南方天气多变,采用了较多的有管道连接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沿着墩柱进行集中排水,缓解水渠压力。还可以通过侧排水方式,有效的预防管道堵塞。再比如,高速公路上车辆行使速度较快,再加上水膜的作用出现打滑的概率比较高,车辆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该问题可以通过使用透水路面施工法,此方法比较适用于排水性能不好的路面,在遇到恶劣天气时,透水路面施工可以直接将雨水渗透到中间层,这样路面积水现象就得到有效解决,行车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也降低了高速公路在施工中遇到的安全问题。通过改变排水方式和透水路面施工的方法也能看出我国在公路建设领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2.6边坡下滑的防治措施
        在边坡处种植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符的植物,使其茁壮成长,以控制雨水冲刷程度,避免出现边坡稳定性下降的现象。若边坡地质环境特殊,不利于植物生长时,可通过安装砌石防护栏等方式加以处理。除此之外,工程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易发生边坡下滑的地段,可通过灌浆、设置抗滑桩的方式进行处理,达到防护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速公路桥梁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桥梁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桥梁质量也有一定影响,桥梁建设的技术管理与其质量控制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技术与质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技术管理,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志鹏,姬红彦.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城市建筑,2017(2):280.
        [2]周帅.浅谈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7,7(19):208-209.
        [3]王春伟.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交通世界,201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