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 杨丽英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丽英
[导读] 摘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是较为重要的依据,城市规划不仅和城市的发展前景有关系,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管理水准。
        东莞市塘厦镇规划管理所  广东省东莞市  523710
        摘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是较为重要的依据,城市规划不仅和城市的发展前景有关系,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管理水准。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建设打好基础。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点,并制定落实高效可行的管理措施,以推动城市实现长久、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规划管理
        1.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两者的关系
        1.1内部关联紧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城市规划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在深化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建设保障体系和规范规章制度,确保实际建设工作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秩序。城市规划管理不仅指导和监督城市规划和建设,还需要有实际建设工作的支持。因此,两者密切相关。只有相互监督、协调推进,才能发挥互补作用,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
        1.2城市规划管理为实际建设工作引导方向
        (1)城市规划管理能够为实际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引导方向。城市规划建设是动态化过程,不能墨守成规,其需要顺从时代发展特征和社会主流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取重点内容。而城市规划管理之所以能够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引导方向,归根究底,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立足于全局,准确把控城市规划发展脉络,进而挖掘出最大的潜能优势。
        (2)城市规划管理能够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造成深远的影响。城市规划建设不仅要明确大方向,而且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基本原则,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于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传统文化理念有本质区别,因此,城市规划建设应立足经济发展大局,全面贯彻基本原则和理念,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基于此,一线城市规划管理者需要全面掌握城市的基本情况,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3)城市规格管理方向决定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确立阶段性目标,这也是保持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决定着具体的建设目标。同时,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区域资源的分布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从细节入手,逐步落实城市规划建设目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空间环境的利用率,减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管理不到位
        规划管理透明度低,滥用职权乱建,城市规划缺乏多层次监督报告制度,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对规划后管理岗位要求不到位,管理不顺畅,未能有效制止违法建设等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一些不符合规划审批条件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时有发生。
        2.2规划管理理念落后
        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些单位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对长期建设规划的重视和对小城镇的重视,盲目追求最终蓝图,导致对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丧失以及管理。同时,在技术体系方面,技术手段落后,缺乏与公共政策的衔接,对内容的盲目关注,缺乏策略和政策,对监管指标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甚至规划和执法不严等等问题也导致了城市建设与规划的不科学。
        2.3规划体系层级关系不明确
        城市规划仍处于从战略层面到战略层面的发展阶段。编制内容缺乏宏观尺度,规划体系缺乏确定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层次之间的关系难以明确,规划设计的战略问题被弱化,法律规划的认识偏差等等都制约了城市规划的功能。


        3.提升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理顺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体系实际上是区域规划的一种,需要与当地资源环境与城镇空间相适应,为此需要将各部门的行政事权范围结合起来,致力于编制内容的简化和全局性内容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相关技术性内容的强化,将其支撑总归后台,在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上进行考虑,然后控制客观性结构,强化对建设可操作性与公众参与性的重视程度,保证该区域能够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
        3.2规范地健全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初具规模之后,就城市管理部门而言,要重视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不断健全,借助有效管理措施,积极完成城市管理任务,让城市的外在形象一直保持在非常优良的状态,确保城市各区域的功能可以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执法的力度。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一定要有健全的城市管理机制,但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管理机制产生的实效被渐渐弱化。所以,城市建设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加执法的力度,在保证城市生态不受破坏、城市形象美观的前提下,按照执法的具体条例,严惩破坏城市功能、形象以及基础设施的不良行为。
        (2)尽可能地使用智能化的管理措施。现在在我国的城市中,职能交通管理体系已经被非常广泛地普及应用,这对于城市而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管理作用。首先,智能化管理措施可以将城市中的违章建筑及时拆除,还可加大对某些占到经营商贩的处罚;其次,有效整治占道经营的行为,优化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城市发展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最后,智能化管理体系可以让城市管理更便捷、更高效。
        3.3创新规划理念,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式
        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不得随意变更强制性指标,在开放性市场规划的大环境中,需要灵活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从而维系规划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因此,构建完善的违法处罚条例,能从根本上杜绝随意变更规划方案的行为,并深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执法严肃性,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举报管理体系,号召全民监督违章建筑和非法侵占土地行为。除此之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还应贯穿整个城市建设过程,创新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手段,最后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合理合法性。
        3.4强化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从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来看,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等是其主要内容,做好上述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确保每一项管理内容都能切实取得实效是保证城市规划管理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为这个关键环节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制图工具,将数据信息通过制图转换成直观的可观测的三维或二维图像对城市规划设计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对抽象的数据理解能力有限,图形数据更加方便,对其采取相应的施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制图软件工具在地理信息录入、分析上的不足,同时又解决了一些地理专业性强的软件在制图能力上欠缺等问题,确保城市规划的每一项数据和图形的空间分析全面而具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反过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以及建筑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建筑必须正确的坚持好规划的原则,并按照详细的规划内容以及要求,审查批准各项建设工程的施工工序,从而使得城市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建成欣欣向荣的全新面容,使新型的社会主义城市能够真正体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的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夏冬利.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
        [2]张伟伟.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J].居舍,2020.
        [3]赵林林.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居舍,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