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渗透 陆仕权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陆仕权
[导读] 摘要:绿色建筑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度契合,在建筑中注入节能设计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与环境治理具有较高的推动意义。
        身份证号码:32068119901208XXXX
        摘要:绿色建筑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度契合,在建筑中注入节能设计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与环境治理具有较高的推动意义。城市化的推进,让城市内的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与之对应的是,各种类型建筑物拔地而起,不仅数量在增长,同时规模也在壮大。建筑物当中给排水工程的影响十分显著,其对建筑物的性能和质量作用非常突出。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今建筑领域的发展重心开始朝向节约资源发展。建筑物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应对水资源浪费问题,这将成为今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物;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
        引言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每年新增绿色建筑约为3500个,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规模为210亿元产值,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1环保节能理念应用的意义
        环保节能理念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成为了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这一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各种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充分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增强。这一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其切实地实现了对有限的资源的节约;二是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传导到建筑物设计和建设本身的表现为显著地降低了建筑物的建筑成本且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之中给排水设计对资源的节约效能最为明显,因为在整个建筑使用的寿命之内这一系统都在发挥着资源利用的功能,其对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节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环保节能意识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之中的应用对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渗透策略
        2.1建筑外墙节能
        墙体设计是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能够作为墙体内外热交换的主要介质,一般节能型外墙建筑相比较普通外墙建筑的室内温度高10℃左右,节能建筑所节约能耗的50%都来自于建筑围护外墙的节能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墙体设计时,应在保障外墙结构承重稳定与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保温隔热性能进行规划,而建筑外墙节能设计多与墙体材料与施工工艺密切相连。建筑外墙体保温形式主要有内保温与外保温,其中对外墙外保温进行节能设计时,一般采用多孔或空心材料塑造外墙结构,比如混凝土砌块、多孔砖粘土砖等,同时在进行外墙结构材料选择时还应兼顾其防火与防水性能,以此来保障建筑的实用性。外墙内保温的设计需要选择导热系数相对较小、可燃性较低的材料,并以加设保温层的形式,提升建筑的保温性能。
        2.2门窗节能
        建筑物门窗是接收太阳能的主要介质,但因其具有较高的散热性,对建筑室内整体温度的影响极高,一般门窗能耗约占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的40%~50%,因此在绿色建筑理念下门窗节能设计也应是建筑设计师规划考量的重点。当前城市建筑工程建设兼具实用性与视觉艺术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落地门窗来提高建筑的视觉效果,此种方式将门窗的散热性大幅放大,从而增加了建筑的能耗。设计师应基于此类建筑设计的缺陷,针对性改进设计思路,适当控制建筑门窗与建筑墙体之间的比例,缩小门窗面积,以此来增强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进而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目标。


        2.3给排水集中能源系统的应用
        集中式能源系统的太阳能供水、排水系统和热水系统主要是依靠控制能源的太阳能系统实现的,以平衡子系统之间的能量分布。在设计供水和排水系统过程中,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只能分配总体能源,但不能调整和优化各子系统的能量。因此,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程序集中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给排水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应用的过程中供水和排水系统可以使用太阳能加热自来水和散热。在夏季以外的季节,由于温度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太阳能系统加热自来水时,需要提前使用太阳能处理器对自来水进行预处理。经过处理后,太阳能系统内的加热管用于加热预先加热过的自来水。在这个过程中,给排水设计不仅可以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各子系统得到科学合理的合作,还能促进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
        2.4控制水压压力值
        给排水工程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压力太大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实际的给排水当中,相应的配件往往会由于水压的增大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因此在对于水压的控制当中,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对其最大承压能力检测。并且在实际的输送当中,即使实施了相应的承压检测,也会使得水压在管道的输送中因为水压流动而产生压力失控的情况,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出现。在降低水压当中,若是对水压合理的控制在最小范围当中,不但对于给排水运行状况会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暗自流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加强对水压的合理控制,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强建筑用水状况的调研和统计,并且将其作为根据,做好输水量和用水量的对比分析和计算,采用对水压的有效控制,确保水资源可以实现节约。
        2.5建筑工程排水系统的规划工作
        建筑工程的排水体制选择上,需要充分分析给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通过地形、周围水体情况,并调查建筑工程的污水种类、污水的污染情况,并最终确定排水的体制。目前排水主要有三种形式,包括直排式布置、分散布置和集中布置。对于雨水的排放,一般都会使用直排式布置。如果需要对不同类型污水进行分别处理,就可以使用分散式布置。在建筑工程建设成连续性的带或者环时,可使用集中式布置的处理方式,这样能够集中处理建筑工程的污水,并可以减小占地面积。在排水方式上,用于城镇化水平提升,对于村庄比较密集的地区,需要考虑到在未来可能会朝着建筑工程社区发展。为此,人口密集的建筑工程就需要采用比较高的排水规划标准,给未来的发展创造空间。通过建立雨水、污水分流的机制,满足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需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排水方式和周围的城市的排水系统相协调。所以,如果地区有很好的坡度,就可以不考虑雨水的排水问题,先做好污水的排放系统建设,然后再进行雨水的排放系统建设。
        结语
        综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有着新的进步,很多节能减排措施运用其中。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减排措施是建筑者担负环保节能责任的表现,作为相关人员,有义务在节能减排措施方面做深度研究,进而能更高效地让建筑给排水中展现节能减排思想。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尽最大可能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如军.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规划及其节能环保技术[J]城乡建设,2009(7):57-58.
        [2]许升超.新建筑工程建设给排水系统规划[J].城乡建设,2009(8):41-42.
        [3]张璐.新建筑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分析[J]化工管理,2018(2):141.
        [4]蔺永刚,陈庆.新建筑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4):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